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清单.docx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清单.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清单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1.判断天体:大气层外/宇宙间的物质+独立的运行轨道:流星体是天体,流星现象是自然现象,陨石不是天体。

2.天体系统级别和大小:

可观测宇宙半径:137亿光年:银河系半径:5万光年;银河系中心厚度为1.2万光年

太阳系的半径:1光年日地平均距离:1个天文单位

3.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分类和运动特征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3.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分类和运动特征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4.月相规律: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亮面朝西,位天空西面: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在农历的下半月下半夜,亮面朝东,位天空东面。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因:(1)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2)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内因:(1)恰到好处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公转周期适中: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4.月相规律: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亮面朝西,位天空西面: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在农历的下半月下半夜,亮面朝东,位天空东面。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因:(1)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

内因:(1)恰到好处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公转周期适中:

(2)大气厚度和成分: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长期的演化;

(3)充足的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自公转周期适中,地球原始体积收缩,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氮,太阳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释放。

2.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波长0.4-0.76um),紫外光波长0.2-0.4um,红外光波长0.76um。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提供光和热,为地球上提供主要能源(除核能、潮汐能、地热能外):为人类提供能源。

4.太阳能的优缺点:优点→普遍、清洁、可再生、长久且巨大、安全;缺点→分散、不稳定、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5.太阳的外部结构与太阳活动:

(1)外部结构:从内向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从内向外厚度变厚、温度变高、亮度变低;

(2)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运动周期11年;

(3)太阳活动强弱标志:太阳黑子的数量和大小以及耀斑: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方式。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影响气候,太阳活动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出现概率增加;

(2)耀斑爆发射电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3)耀斑爆发高能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太阳风轰击极地高层大气,在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5)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

1.3地球的圈层结构

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有多个烈度(地震的破坏强度)。

2.影响烈度的因素:房屋坚固程度、地震时间、人口密集、震源深度、震中距等。

3.地震波分类及特点:

(1)纵波(P):上下、快、固液气中传播:横波(S):左右、慢、固中传播:(2)莫霍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速度明显加快;(3)古登堡面:自上而下经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4.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壳:平均厚度17km,海洋地壳平均5-10km,海拔越高、地壳越厚:组成元素为氧硅铝铁钙;硅铝层(上)、硅镁层(下),海洋地壳只有硅镁层。(2)地幔:深度至2900km:上地幔中存在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

(1)纵波(P):上下、快、固液气中传播:横波(S):左右、慢、固中传播:

(2)莫霍面:自上而下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速度明显加快;

(3)古登堡面:自上而下经过古登堡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4.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壳:平均厚度17km,海洋地壳平均5-10km,海拔越高、地壳越厚:

组成元素为氧硅铝铁钙;硅铝层(上)、硅镁层(下),海洋地壳只有硅镁层。

(2)地幔:深度至2900km:上地幔中存在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3)地核:下至6371km:外核为熔融的铁和镍(磁场成因):内核为固态。

5.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连续不规则:生物圈最活跃、最核心:大气圈最厚。岩石圈是介于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之间的圈层。

1.4地球的演化

1.根据化石判断该地层形成时期的自然条件:

(1)破碎的贝壳指示滨海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uz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