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三年级
第一学期
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二单元
单元组
织方式
?自然单元口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古诗三首》
第4课
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5课
3
《秋天的雨》
第6课
4
《听听,秋的声音》
第7课
5
《写日记》
习作
6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
2
一、单元分析
单元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二学段有明确要
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包括《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三篇精读课文和《听听,秋的声音》一篇略读课文。这些课文语言
优美,内蕴丰厚。《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或咏景言志,
或借景劝勉朋友,或借景表达思乡怀旧之情;《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单元分析
学情分析
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日记。日记的一般格式还不太了解,要仔细观察,注意事物的变化,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
致的观察,学习连续观察的的方法,培养迁移运用的能力。这对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资源,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感受连续性观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课
外进行实地观察,感受事物的变化过程,体会观察的乐趣,学写观察日记,养成连续观察的习惯。
3
二、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
认识35个生字,会写39个字和29个词语。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景象。背诵三首古诗。会默写《山行》。
4
了解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及方法,并懂得文明交流。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说法。
5
能留心观察生活,养成连续细致观察的习惯,学习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能在小组内分享日记,并进行评价。
三、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根据“落实育人目标、夯实语文基础、促进融会贯通、发展创新思维”的作业宗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作业层次:主要分为“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综合性作业”三个板块。基于单元一体化的视角,各板块的作业既独立承担功能,又相互联系,梯度推进,形成完整统一的作业体系,促进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
2.作业模块:课时作业大致分为“词海拾贝”“火眼金睛”“妙笔生花”“对号入座”“小试牛刀”“各显神通”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对应“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综合性作业”三个层次。单元检测作业分为“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模块。
3.作业评价:评价坚持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多样性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力求多元化评价,以巩固知识与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品德修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四、课时作业
4
4.《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作业)
作业
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一、词海拾贝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石径斜(xié)赠刘景文(zhèng)B.菊残(cán)傲霜(ào)
C.橙子(chéng)橘子(yú)
D.君须记(jūn)犹有(yóu)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单元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既巩固了生字词的拼读书写,又加深了对古诗文的理解。
评价主体:学生?
教师口
评价方式:自我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口
5分钟
提升性作业
二、火眼金睛
1.给句中的坐选择恰当的解释。
我们乘坐()公交车去北京香山看红叶。我们
漫步山道,席地而坐(),抬头远望,目力所及皆是燃烧的红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