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鲁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
目录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第十章可爱的家乡——山东
第十一章中国在世界中
(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鲁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在教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之后,对中国地理特征的进一步深化和整合。通过对中国地理差异的学习,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理解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后续学习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奠定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内容结构: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地理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两部分内容。“地理差异显著”部分,从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要素入手,阐述了中国自然环境的差异,进而分析了这种差异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方面的影响。“四大地理区域”则是在前面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划分标准,将中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并简要介绍了各区域的主要特征。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逻辑性强。
与前后知识联系:与前面所学的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紧密相连,是对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理解。同时,为后续深入学习各个地理区域的详细特征、区域发展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等内容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识别中国不同地区在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要素方面的差异,描述其空间分布特点。
结合实例,说出中国不同地区在农业生产、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理解其形成原因。
通过阅读地图,明确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限,描述各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归纳其主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
从自然要素(气温、降水、地形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中国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以自然环境差异为基础,探讨其对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等)的影响,理解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的过程中,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要素,提升综合思维水平。
3.人地协调观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如农业生产方式与自然条件的适配性,理解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地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4.地理实践力
组织学生开展资料收集和分析活动,如收集不同地区的气候数据、农业生产资料等,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绘制中国地理差异示意图、四大地理区域轮廓图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本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传统民居特点等,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国自然环境(气温、降水、地势)的差异及其对人文地理的影响。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界限。
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教学难点
分析自然环境差异对人文地理特征的影响,理解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理解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限确定的主导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5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一组中国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包括东北的冰雕、海南的椰林沙滩、新疆的沙漠、江南的水乡古镇等。提问学生:“同学们,在这些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不同地区截然不同的景观。你们能说一说这些地区在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面有哪些差异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异呢?”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不同地区差异的直观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中国地理差异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地理差异显著(25分钟)
?自然环境差异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提问:“同学们,从这几幅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气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晋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P111).docx
-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全册)每课知识点归纳(附教材目录P87).docx
- 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初中地理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35).docx
-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20).docx
-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01).docx
- 2024-2025学年商务星球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63).docx
- 2024-2025学年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49).docx
-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17).docx
- 2024-2025学年粤人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04).docx
- 2024-2025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17).docx
- 2024-2025学年中华中图版(五四学制)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26).docx
- 2024-2025学年中图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25).docx
- 2024-2025学年中图版(北京)(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教材目录P102).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