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性别心理学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性别心理学

PsychologyofGender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张怡斌zhangyibin@lytu.edu.cn课程介绍性别心理学是面向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它主要从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心理发展两个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类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有关性的学科。性别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男女两性的心理学方面的特征来研究问题。它不是简单地比较两性之间的差别,而且还注意到两性之间的共性。教学目的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从生物影响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等多方面对人类性别差异有基本的理解,并能检视各派别心理学理论中的性别观点,培养批判观点,审视生活经验中的性别议题,进行做中学的行动研究方案以深化在生活中的性别实践。本课程主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1、男女两性的心理发展存在哪些差异?2、性别差异的源头在哪里?3、理解生物学对性别的影响。4、了解社会性别如何建构从出生到老年发展的行为、态度和人际关系。5、阐明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对性别理论和实践的影响。6、了解促成同性之间变异性和异性之间相似性的脉络。课程进行方式1.教师讲授、播放视频材料并带领讨论2.课外阅读与反思:学生每次上课前需阅读指定文章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以小组的形式报告阅读、讨论的结果3.专题研究4.“性别与我”反思报告专题研究情绪攻击性行为沟通友谊爱情与婚姻性学校工作成就压力与健康课程评定方式1.小组课堂报告及讨论30%2.期中论文30%3.期末个人主题报告(约5000字)40%参考书:琳达·布兰农Brannon,L.(2005),《Gender:PsychologicalPerspective-4thed.》(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赫尔格森Helgeson,V.(2005),《PsychologyofGender-2nded.》(影印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埃托奥,布里奇斯著;苏彦捷译(2003),《女性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史静寰(2004),《走进教材与教学的性别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蔼理士(1933),《性心理学》;潘光旦(译注),(1997)商务印书馆强海燕(2000),《性别差异与教育》,陕西人民出版社参考期刊:★1.ActaPsychologicaSinica《心理学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PsychologicalScience《心理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3.PsychologicalDevelopmentandEducation《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4.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5.AppliedPsychology《应用心理学》浙江大学6.PsychologicalExploration《心理学探新》,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四单位合办7.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Research《心理与行为研究》,天津师范大学主办有待未来解决的问题各种因素怎样相互影响而产生性别心理与行为的差异每个因素对特定性别差异的影响程度如何为什么研究性别?性别作为当前一个“热门话题”,几乎每个人在这个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观点。然而,这些观点通常不是以研究为基础的。在我国,有着长期的男尊女卑的传统。我国在性别心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薄弱。讨论:什么是性别?请构想一下两性平等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并描述出来。第一章性别的基本概念第一节性别的表现第二节性别的界定第三节性别偏见第四届性别的形成第一节性别的表现一、性征分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性征)二、性别双性化定义研究历程与中性化的区别三、跨性别界定分类一、性征第一性征结构、决定因素、意义第二性征具体表现、决定因素、意义第三性征第四性征(性别双性化)讨论:

我认为×性的显著特征是男性女性第三性征:性别程度(性度)男性气质男性应当具有的成就动机、对完成任务的关注或行动取向的等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征。三个成分:地位、坚强、非女性化女性气质女性应当具有同情心、令人感到秦谢、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征。三个成分:与家庭相关的一切特征,温柔、整洁、依赖男性,非男性化二、性别双性化定义研究历程与中性化的区别二、性别双性化定义双性化,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

文档评论(0)

chenfang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