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时13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精研精讲】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课时13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精研精讲】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13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标要求]

1.必修:通过了解清朝前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2.选择性必修:

(1)通过中枢行政结构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清朝前期官员选拔方式,知道清朝前期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2)知道清朝前期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清朝前期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清朝前期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3)了解清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基层管理组织和社会救抚方面采取的措施。

[时空坐标]

;必备知识?构建通史体系;一、清朝前期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2.君主专制的强化;地方

制度;(二)社会治理;赋役制度(选择性必修1·第16课);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选择性必修1·第17课);【概念释意】

1.奏折制度:

(1)含义: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制度。

(2)过程:始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制度。

(3)作用:奏折制度下,只有部分官员有权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联系迅速、机密,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因此有利于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文字狱:

(1)内涵: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

(2)内容: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

(3)影响: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3.保甲制:

(1)渊源:宋朝时开始出现带有军事管理性质的户籍管理制度。乡里组织在唐末藩镇混战和农民大起义中瓦解,在乡村组织体系中,取而代之的是源于北宋的“保甲制”。(2)特点:它建立了一个更加严密的社会治安网络,对内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寓兵于民,加强对壮丁的军事训练,强化了国家防御力量;重视农业生产和建设。乡里制注重编审户籍人丁,并以此催征赋税和征用劳役,保证国家的经济来源,更注重经济功能;而保甲制更多地具有军事和治安功能。(3)发展:清朝时期推行的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注重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国民党执政时保甲制仍在断断续续地实行。;【图解历史】

1.正确理解军机处;2.中国古代皇权发展趋势;二、疆域的奠定和统治危机的初显

1.疆域的奠定

(1)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东北;(2)清朝的版图与区划

①范围: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②管理: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2.统治危机的初显;【概念释意】

理藩院:

(1)性质: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2)作用:理藩院的设置,使得清朝中央政权有了统一管理藩属事务的机构;清统治者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图解历史】

清朝疆域范围;【教考衔接】

1.阅读《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3课教材“史料阅读”(《清仁宗实录》卷274嘉庆十八年九月庚辰)

思考:嘉庆帝的《罪己诏》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1)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为了缓和矛盾;(2)把责任归咎到诸臣身上,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强化;(3)反映了清朝在表面稳定局势下隐藏着严重社会危机。;2.阅读《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3课教材“历史纵横”内容

思考:清政府为什么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提示:(1)土司具有一定的割据性;(2)一些土司专横不法,对境内人民实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土司之间为争权夺利挑起械斗或战争,导致生灵涂炭,对朝廷也叛服无常;(3)清初统治者具有明确的国土守护意识,十分重视治边与边疆治理制度的建设;(4)为了强化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族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关键能力?深化融通学习;主题一国家控制的强化——清朝君主专制和社会治理

【结构体系】;【探究史料】

1.清朝中枢机构变动的特征

材料世宗时,因西北用兵,设立军机处,后遂相沿未撤。从此以后,机要的事务,都归军机,寻常本章,乃归内阁。军机处之权,就超出内阁之上了。六部长官,都满、汉并置。而吏、户、兵、刑四部,尚侍之上,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