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探寻高中育人方式转变的有效路径
弘扬学校优秀的育人传统,用历史文化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滋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精神发育,由教师的教育“精彩”引出学生的人生“出彩”。要以丰富的形式促进全体学生的生命成长,并为他们的未来积蓄足够的能量。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如何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关系,如何用可操作性的举措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需要我们探寻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传承与弘扬:将“校本”文化资源融入育人“根本”之中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最重要的载体,学校的课程建设,不但要承前启后,弘扬学校固有的文化传统,还要体现出国家对育人的根本要求。应在这个前提下,努力实现学校课程的校本化、特色化。我们在利用校本资源育人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1.让封存的校史变为开放的教材
我校有厚重的历史——从1902年创办的舒城斌农中学堂到今天的省级示范高中,风雨图治,开垦拓荒,百年薪火,历程辉煌。学校保留着珍贵的校园文化记忆——1946年建成的仁风亭,承继着厚德载物的风范;1929年建成的南楼,记载着荜路蓝缕的沧桑。学校有代代相传的校园精神——同盟会会员、首任校长王仁峰先生,在创校之初,就提出高远的办学目标:“为民族立孝,为国家立功,为苍生立命,为儿孙立言,一德一心,以争千秋”,这28个字,树起了舒城中学持久发展的筋骨和脊梁。在抗战的烽火硝烟中,校园曾成为宣传抗日的阵地,师生共吟《满江红》,同唱《毕业歌》,部分学生投笔从戎,走上抗日战场。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曾将司令部设在我校的南楼,刘伯承司令员曾来校视察并对在战争环境下办好学校作出重要指示。这是舒城中学校史上光辉的一页,南楼也因此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教育基地。
我们充分利用丰厚的校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曾以“校史·校园·校友”为主线,选择具有独立元素的教学素材,进行深度挖掘,开发了系列微型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将我们学校代代相传的“仁风”精神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中去。
把丰富的校史资源引进课堂,既能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也便于我们对学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和人格教育。从本质上说,校本课程是一种浸润,是一种文化。
2.将校园识别符号变为文化传播系统
作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应充满“文化味”,学校的道路、建筑和景观,不仅是物质化的校园识别系统,还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展示和传播系统,都应该具有润物无声、催人奋进的文化力量。
我校有一幢20世纪80年代初兴建的教学楼,一直没有名字。我们在师生中广泛征集名称,并提出要求:要明白晓畅,不能生涩拗口;要古朴典雅,具有深厚意蕴;要融合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质。征集和讨论命名的过程,也是对师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最终,我们选定“盛德”作为教学楼名称。
我校1985届校友出资为学校整修了一片园林,我们最终为这个园子取名为“浴德园”。“浴德”出自《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孔颖达解释:“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我们希望借这个名称,把美好的品德悄然无声地融入到后辈学子的血液中。
校园里还有历届校友留下的众多碑石,每一块碑石,都见证着一段历史;每一处命名,都寄托着美好的愿望:“百年树人”“厚德载物”“引流怀源”“含弘光大”,这些既是校友对学校的赞誉,也是学校对后辈学子的勉励。
3.将历届校友变为编外老师
作为一所老校,一百二十载风雨兼程,三万名学子遍布海内外。这些杰出的校友,不仅为我们的校史增光添彩,更是我们的教育资源。校友们的社会阅历、成长历程和人生体验,是教育学生的生动教材,校友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感召力。
百年校庆期间,我们请回来众多的校友,化学家刘友成、历史学家唐德刚、文学家艾煊、法学家任继圣都曾为学生做过专题讲座。
近年,我们开设“校友论坛”,时常邀请新一辈杰出校友作为论坛的主讲者。1990届校友陈金平,现为北斗三号运控总工程师,我们曾请他介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先进性能,让学生感知中国前沿科技。1999届校友胡旭东,曾担任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01”号指挥员,也曾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中讲述长征五号首飞背后的故事。我们把他请回学校,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航天英雄,感知航天人的家国情怀……
我们不断强化校友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校友们的昨天和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与后天。
二、先导与动力:由教师的教育“精彩”引出学生的人生“出彩”
新时代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真正实现高中育人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把下面几个维度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1.专业成长与精神灿烂
我校倡导“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成长”,教师职业的美好就在于它是一个可以不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ocx
- 2025年中小学语文学习心得:中小学语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现实状况与发展策略研究.docx
- 2025年主体建构不可或缺的劳动教育形态劳动教育原则与方法谈之二.docx
- 2025年中小学校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docx
- 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docx
- 2025年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教师引领和示范.docx
- 2025年中学物理情境化作业设计策略素材的视角.docx
- 2025年中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试论初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衔接与进阶.docx
- 2025年中学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检核模型的构建及运用研究.docx
- 2025年中学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探索.docx
- [榆林]2024年陕西榆林市事业单位招聘25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建筑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楚雄]云南楚雄州消防救援局招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T_ZJDJ 008—2022_电弧故障保护电器智能检测装置.pdf
- 《艺术博物馆品牌化公共教育活动的社区艺术教育推广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0MW光伏发电及配套制氢项目建议书.docx
- 技术制图 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 管件.pdf
- 学习之旅启航.pptx
- 合规风险防控策略.pptx
- 高中化学与物理跨学科课程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