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第PAGE\*Arabic2页共NUMPAGES\*Arabic6页
松江区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等级考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地理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2025.04
考生注意:
标注“单选”的试题,指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标注“不定项选择”的试题,指每题应选一个或多个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可得部分分,错选不得分。
一、“塞外江南”—新疆伊犁河谷(22分)
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西部,气候相对温和湿润,被誉为“塞外江南”,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光游客。冬春季节伊犁河谷800~1600米处常出现逆温层。发源于天山的伊犁河流经新疆西部,最终注入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
图1伊犁河谷地理简图
图1伊犁河谷地理简图
图3逆温带与平原地区冬春季气温比较(旬平均)图2伊犁河谷果子沟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
图3逆温带与平原地区冬春季气温比较(旬平均)
图2伊犁河谷果子沟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
1.伊犁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⑴(选择:A.陆地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该河流的汛期出现在⑵(选择:A.春季B.夏季),相较于甲处的河流,其上游河段的含沙量⑶(选择:A.较大B.较小)。(3分)
2.据图判断伊犁河谷中,逆温现象最明显的月份出现在________。(单选2分)
A.11月 B.12月 C.1月 D.2月
3.逆温现象发生时,伊犁河谷中大气对流运动⑴(选择:A.加强B.减弱),大气结构更⑵(选择:A.稳定B.不稳定),⑶(选择:A.有利于B.不利于)污染物扩散。(3分)
4.上海游客小峰于7月2日22:15在伊宁(44°N,82°E)欣赏到了落日美景,而此时上海早已夜幕沉沉。这是由于从纬度上看,该日伊宁的白昼较上海更⑴(选择:A.长
B.短);从经度上看,伊宁的地方时比上海晚了约⑵(选择:A.1时30分
B.2时30分)。(2分)
5.从气候角度分析果子沟在海拔1100~1600米处出现落叶阔叶林的原因。(6分)
6.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成为“塞外江南”的原因。(6分)
二、泥炭—地球的“碳库”。(16分)
沼泽地上的植物残体在多水缺氧的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的部分堆积形成泥炭。瓦休甘沼泽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寒温带泥炭地沼泽。
7.瓦休甘沼泽的生态环境效益体现在________。
(不定项选择3分)
A.调蓄洪水
B.防风固沙
图1
图1瓦休甘沼泽地理简图
D.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
8.生长在瓦休甘沼泽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转化为有机质,又通过
排出二氧化碳,死亡后的遗骸一部分被土壤中的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回到大气,另一部分则形成泥炭长期储存。(3分)
9.分析瓦休甘沼泽泥炭含量高的原因。(6分)
10.说明保护泥炭地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4分)
三、尤卡坦半岛的石灰岩景观(17分)
尤卡坦半岛主要由形成于中生代的碳酸盐岩构成,半岛北部河湖较少,分布着大量天然井,古玛雅人曾在其周围聚居,如今一部分天然井已成为洞穴潜水的圣地。
尤卡坦半岛东岸拥有北半球最大的珊瑚礁群。珊瑚礁不仅是天然防波堤,更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受海水升温等因素的影响,该海域珊瑚礁群出现明显退化。
图2坎昆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1尤卡坦半岛地理简图
图2坎昆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1尤卡坦半岛地理简图
骨骼(碳酸钙)沉积珊瑚虫
骨骼(碳酸钙)
沉积
珊瑚虫
珊瑚礁
共生藻
栖息地
栖息地
栖息地
排泄物
礁栖生物
光合作用
CO2
O2
O2、有机碳
图4珊瑚礁生态系统示意图图3天然井和水下洞穴剖面图
图4珊瑚礁生态系统示意图
图3天然井和水下洞穴剖面图
11.坎昆的气候类型为,5月至10月受影响,降水较多。(2分)
12.尤卡坦半岛形成时,地球上正处于时代。(单选2分)
A.海生藻类 B.两栖动物 C.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
随着⑵,碳酸盐岩层出露地表。随洞穴扩大,洞顶坍塌。流水沿岩石裂隙下渗,经⑶作用形成洞穴。温暖浅海中大量生物遗体⑴,形成巨厚碳酸盐岩层。
随着⑵,碳酸盐岩层出露地表。
随洞穴扩大,洞顶坍塌。
流水沿岩石裂隙下渗,经⑶作用形成洞穴。
温暖浅海中大量生物遗体⑴,形成巨厚碳酸盐岩层。
14.从地貌和水资源角度分析古玛雅人在天然井周围聚居的原因。(4分)
15.说明珊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普陀区2024-2025高三下学期地理二模试卷(原卷版).docx
- 普陀区2024-2025高三下学期地理二模试卷(原卷版).pdf
- 崇明区2024-2025高三下学期地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docx
- 崇明区2024-2025高三下学期地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pdf
- 崇明区2024-2025高三下学期地理二模试卷(试卷版).pdf
- 奉贤区2024-2025高三下学期地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pdf
- 长宁区2024-2025高三下学期地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pdf
- 长宁区2024-2025高三下学期地理二模试卷(原卷版).pdf
- 浦东新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地理二模试题(参考答案).docx
- 浦东新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地理二模试题(参考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