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多维视角下相对贫困治理的中国探索
缓解相对贫困是新时代的民心所向与施政所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战略背景下,为防范化解脱贫地区返贫风险,从认知内涵、瞄准困难、推进逻辑与路径选择的总体思路出发,构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相对贫困治理分析框架,提出从经济发展基础到社会要素协同、内生动力到外源动力的持续发展路径。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脱贫攻坚的工作重心要转向解决相对贫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消除整体性绝对贫困之后,脱贫地区存在的贫困将更多是相对贫困,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缓解相对贫困,既是当前巩固脱贫成果与持续减贫的新重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目标逐步实现的关键点。因此,深入分析脱贫地区的相对贫困治理问题,探究脱贫地区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学者们对相对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研究内容来看,相对贫困治理的政策体系探讨较多,但多基于细碎化视角,从内在逻辑探讨相对贫困治理分析框架的研究较为匮乏;从研究区域来看,相对贫困治理研究多在全国、省域范围开展实证研究,对区域性相对贫困的治理尤其是脱贫地区相对贫困治理行动体系的探索较少。在新征程中,相对贫困的致贫原因和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多元,而脱贫地区的相对贫困治理也更需要完整清晰的行动逻辑以做出整体推进和系统优化。因此,本文通过深入剖析相对贫困的核心内涵和治理关键,甄别脱贫地区相对贫困治理的变化与阻碍,揭示区域相对贫困治理的行动逻辑,确定区域相对贫困治理的系统分析框架和行动机制,为脱贫地区相对贫困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借鉴。
科学认知:相对贫困的核心内涵和治理关键
贫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学、社会学等努力追求破解的永恒主题。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从经济学视角来理解贫困,他们把基本生活需要难以满足的状态视为贫困,认为市场交换的不平等、利益分配的不合理、物价的上涨、资源禀赋的匮乏等会导致贫困[6]。从经济学视角分析贫困能够获得直观、明确的认知,但会过于强调经济、技术对发展的作用,且容易忽视社会、文化等更为内在、本质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会对作用方向产生影响。为此,学者们开始从社会学视角理解贫困,认为相对贫困是个体在经济福利、社会发展机会等方面相对不足的状态,具有相对性、复杂性、多维性等多种特性。可以说,社会学视角深化了人们对贫困的认知,是相对贫困理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是否在社会关系中探究社会不平等及其所造成的影响,则是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的根本区别。
要治理相对贫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要回答“什么是相对贫困”,还要回答“如何衡量、识别相对贫困”。当前,不同国家和组织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等角度出发确定了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如欧盟的相对贫困线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6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等多维度识别相对贫困。对我国的相对贫困,学者们一方面主张采用居民收入的一定比例(如40%、50%、60%)作为衡量标准,并提出该比例应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灵活调整;另一方面主张从基本生活需要、社会排斥等多维视角衡量相对贫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相对贫困标准也应是多维的。2020年后,为应对多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国应采用收入标准为主、其他标准为辅的多维相对贫困标准,在测度时应涵盖经济、社会等多维度和收入、消费等多方面,具体的指标和权重可根据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以及人口特征等动态调整。
相对贫困因社会比较而产生,具有“相对性”,且其不仅包括经济层面的“贫”,还包括非经济层面的“困”(见图1)。要推进乡村振兴进程、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相对贫困治理应涵盖以下方面:第一,提高收入、扩大消费是相对贫困治理的首要目标。治理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提升农民收入、消费水平,还要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以实现“富裕”,还要不断减少城乡、区域、群体间的差距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是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抓手。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深刻地改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人民的发展带来“新机会”“新动能”,为治理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以拓展人们的社会网络,让人们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技术红利,为治理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支撑。第三,物质和精神共治是相对贫困治理的根本要求。治理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ocx
- 2025年中小学语文学习心得:中小学语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现实状况与发展策略研究.docx
- 2025年主体建构不可或缺的劳动教育形态劳动教育原则与方法谈之二.docx
- 2025年中小学校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docx
- 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docx
- 2025年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教师引领和示范.docx
- 2025年中学物理情境化作业设计策略素材的视角.docx
- 2025年中学核心素养学习心得:试论初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衔接与进阶.docx
- 2025年中学教师教学评价能力检核模型的构建及运用研究.docx
- 2025年中学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探索.docx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高中物理综合测试卷(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docx
-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练习题及答案).docx
- 第八章《浮力》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pdf VIP
- 铁路轨道车制动系统-研究所.ppt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专题复习讲义及训练:法律知识.pdf
- 关于创建“温馨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pdf
- 产后修复腹直肌护理.pptx VIP
- 辽宁协作校2024-2025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 产后康复-腹直肌分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