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济开发之评述
【内容提要】北部边郡与西南边郡,由于地理环境、居民族属以及战
治理政策和开发措施。北部边郡突出战略防御,在经济开发上带有浓厚的
规模大,短期效益明显,但持续性不强,衰落得很快;西南边
展,投资规模小,发展也很缓慢,但稳定而持久。
【摘要题】古代经济史研究
【关键词】汉代/北部边郡/西南边郡/经济开发
【正文】
汉代北部边郡与西南边郡,在时间上,是继踵而设;在治理上,北部突出
此导致汉王朝对其经济开发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运作方式,这些不同,
在国家边防战略的地位不同以及民族治理的政策不同。
北部边郡的设置,经过战国时期“边胡之国”——秦、赵、燕之初
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千里”,[1]将原有秦、赵、
体系。计有: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
些边郡的设置,使上述地带第一次置于统一国家政权管辖之下。至汉武帝
南地”、夺河西走廊、逐匈奴于幕北,“幕南无王庭”,[2]对北部边
天水、金城、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定襄等10郡,加上原有12郡,
22郡”。它们分别隶属于凉州、并州、幽州监察区。东汉以后,“州”
(幽、并、凉三州)成为北部边郡之总称。
西南边郡属益州。它是以秦以来的“巴蜀四郡”(汉中、巴郡、广
大规模拓展是在汉武帝时期。武帝分别派唐蒙、司马相如等人对西南夷
隽、沈黎(前111—前97),文山(前111—前67),武都、益州等七郡
郡属国、犍为属国、广汉属国,同时增设永昌郡,最终形成12个郡国,
北部的自然地理环境较为复杂。从大的方面而言,除黄土高原西部以外
民以畜牧业为主,部落种群规模较大,主要有:匈奴、西羌、乌桓、鲜
由于游牧经济的不稳定性,“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
主要的边患。正如《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所云:“四夷之暴,其执
兴。而灵献之间,二虏(乌桓、鲜卑,笔者案)迭盛……其陵跨中国,
边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4]构成两汉时期的主要防线。
西南边郡,地处高原,崇山峻岭,河谷纵横,居民族属众多。据(
长以什数,夜郎自大;其西靡莫之数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
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揲榆,名为隽、昆明,皆编发,随畜迁
自笮以北,君长以什数,徙、笮都最大;自笮以北,君长以什数,冉尨最大
西。自冉尨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
从司马迁这段论述中我们可知:西南夷种族群落较多,规模较小。
有游牧者。然其为患,却远不及北部游牧民族。《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暴之害不能深也。西南之徼,尤为劣焉”。
由于北部边郡与西南边郡在汉王朝边防战略的地位不同,导致汉王朝
北部边郡,面临羌胡等游牧民族,是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
大之关系。“二千石治之,咸以兵马为务”[5]治军甚于治民。因而,
军。卫宏《汉旧仪》称:“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障塞烽燧,追虏”。
守,先后在边郡地区增设了农都尉、属国都尉、将屯将军等机构分别
守,加强边郡地区的防御。使边郡地区通常保持30万左右的常备军。[
为了维持在边防军事上的优势地位,汉王朝在后勤供给体制上花费
武帝时期不计成本地对边郡进行大规模的突发式经济开发就是集中体现
(一)加强边郡城防和道路建设汉武帝在新拓展的边郡地区,进
书》载元鼎六年“又数万人渡河筑令居”。《后汉书·西羌传》:“初
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据
奴与西羌,开发西域,在河套以西,用了短短12年时间,兴建了规
修筑了固阳道,沟通天山南北与中原的联系;修“回中道”,北出萧关
交通体系。
(二)大规模徙民实边徙民实边,在汉武帝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朔二年(前127年)至元鼎六年(前111年)17年间,先后六次大规模迁
十余万口”。大规模徙民实边,充实了边郡人口。《汉书·地理志》云
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河西四郡)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
焉”。
(三)开创军事屯田屯田之设,始于武帝。《史记·匈奴传》载
幕南无王庭。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
《汉书·食货志》称:“初置张掖、酒泉,而上郡、朔方、西河开田官
后,军事屯田成为汉代定制,得到推广。如北部的朔方、五原、北地郡有
延、敦煌、酒泉、武威有军屯;河湟、陇西等地也有军屯。所谓“边郡置
(四)大力发展马政建设为适应对北方游牧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