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6.1.2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docx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6.1.2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报告

1-

1-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6.1.2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案

一、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形成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概述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起长城,南至秦岭,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500-800公里,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黄土高原的地形以丘陵、沟壑为主,沟壑纵横,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这里地势较为平缓,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之间,黄土覆盖厚度大,土壤肥力较低。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它北接内蒙古高原,南邻四川盆地,东临华北平原,西靠青藏高原,地处我国中西部过渡地带。这里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然而,由于地处内陆,降水量相对较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薯类等作物。这里的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黄土高原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保护这片土地,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求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2.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1)黄土高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距今约2500万年前,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引发了大规模的地质构造运动,使得青藏高原逐渐隆起。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周围地区的河流侵蚀作用增强,将大量的泥沙携带至下游地区,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形成了厚厚的黄土层。

(2)黄土高原的形成还与气候演变密切相关。在距今约7000万年至2500万年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黄土高原地区经历了多次的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变化。冰期时,气候寒冷干燥,大量的冰雪融水携带泥沙,随着气温回升,融水冲刷地表,将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了黄土高原。间冰期时,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覆盖较好,侵蚀作用相对较弱。

(3)此外,黄土高原的形成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荒地,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特别是近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排放、城市扩张等因素也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加速了黄土高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以丘陵和沟壑为主,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这里的丘陵起伏连绵,沟壑纵横交错,地势崎岖不平。丘陵顶部多呈穹形或馒头形,坡度较缓,而沟壑则深而窄,坡度陡峭。这种地貌特征使得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呈现出一种“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景象。

(2)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下,沟壑不断加深加宽,形成了多样的沟壑类型,如峡谷、冲沟、溪沟等。这些沟壑不仅改变了地表形态,还对黄土高原的水文、土壤、植被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沟壑的存在使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尤为严重。

(3)黄土高原的土壤特征也是其地貌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土壤主要为黄土,质地疏松,易受侵蚀。黄土的颗粒组成以粉砂和粘土为主,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但有机质含量较低。由于土壤质地和结构的原因,黄土高原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此外,黄土高原的土壤还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从山脚到山顶,土壤类型和肥力逐渐发生变化。

二、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

1.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

(1)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寒冷干燥,气温较低,降水稀少;夏季则炎热多雨,气温较高,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0%以上。这种气候类型使得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在冬季,黄土高原地区受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气温急剧下降,常常出现寒潮现象。由于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干燥的气候条件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的问题。而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到9月,降水量较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还表现为昼夜温差大。由于该地区地势较高,海拔差异较大,使得气温日较差较大。在夏季,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气温较高;而夜晚由于云量较少,地表辐射冷却迅速,气温迅速下降。这种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气候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1)气候对黄土高原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水资源的分配上。由于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年际变化较大,导致该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夏季降水集中,容易引发洪水,而冬季和春季则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

文档评论(0)

wangzex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