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pptx

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看图猜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知道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壹知道农民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理解唐朝衰亡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贰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思考国家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叁目标

01壹、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壹、盛极而衰——安史之乱材料一:唐玄宗在位后期,沉湎于享乐,怠理朝政。他重用的杨国忠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使朝政黑暗腐败。材料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①唐玄宗在位末年,朝政腐败,奢靡之风日盛。②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材料二: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奚用兵2次,对南诏用兵6次。——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20页,探究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1、安史之乱原因当皇帝,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喽!

材料三:《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材料四: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军队人数达15万人。他手握重兵,野心膨胀,与中央矛盾逐渐加深。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20页,探究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③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④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势力膨胀,威胁中央。壹、盛极而衰——安史之乱1、安史之乱原因

壹、盛极而衰——安史之乱2、安史之乱过程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756年唐玄宗逃往成都,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杨贵妃被赐死(马嵬坡兵变)唐肃宗即位,重用郭子仪,回纥帮助平叛763年安史之乱平息攻占东都洛阳、攻下潼关,逼近长安观看视频,结合教材20页,梳理安史之乱的过程

壹、盛极而衰——安史之乱2、安史之乱过程安禄山混血胡人,因其平定奚、契丹的叛乱而获唐玄宗赏识,称赞他为“万里长城”。其精通升官诀窍,贿赂李林甫,巴结杨贵妃,博得唐玄宗的信任。后身兼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兵力超过20万。“益肥壮,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壹、盛极而衰——安史之乱材料一①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材料一:安史之乱前,全国户数890多万,乱后仅剩190多万。北方黄河流域所受破坏最重,“北自覃(tán)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②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损失严重;③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3、安史之乱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20页,探究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

壹、盛极而衰——安史之乱统治前期统治后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日益骄奢功: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崇尚节俭,反对奢侈,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使得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政局稳定,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过:唐玄宗统治后期重用奸臣,任人唯亲,追求享乐,荒淫无度,不理政事,朝政腐败,导致社会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结合教材第3课和第4课所学知识,试着评价唐玄宗

壹、盛极而衰——安史之乱渐趋衰落恢复并走向强盛755年618年907年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建立618年巩固贞观之治衰弱安史之乱灭亡907年鼎盛开元盛世发展贞观遗风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某些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末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最终导致唐朝灭亡。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02贰、衰极而亡——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贰、衰极而亡——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结合教材23—24页,梳理黄巢起义的概况。中央地方百姓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兼并战争赋役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农民起义874年,王仙芝在今河南起义

贰、衰极而亡——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人物扫描黄巢,曹州人,出身于富豪家庭,屡举进士不第,以武装贩私盐为生。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黄巢被推为起义军首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