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VIP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和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题

PAGE1

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18分)

1.(7分)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自古以来,秋就一直触动着文人骚客的心弦。李白外出闯荡,吟着“峨眉山月半轮秋,(1)”(李白《峨眉山月歌》),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岑参重阳登高,写下“遥怜故园菊,(2)”(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张继客居异乡,说出“(3),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流露了羁旅的愁思;马致远漂泊他乡,道出“(4),(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落日抒写了愁绪。

四季轮转,时光飞逝,不由让人想起孔子在水边的感叹“(6),(7)”(《<论语>十二章》)。

2.(11分)2023年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初一(1)班开展了“‘秋分’知多少”主题活动,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下面是班长的活动开场白,他有两个字读不准,你帮他正音。

秋分至,稻浪翻滚,满目金黄,农民秋收有了着()落;天空澄()碧,层林尽染,游人赏景有了去处;丹桂飘香,硕果累累,校园果林有了秋趣……

①着落

②澄碧

(2)你找来“秋分”的相关图文,结合主题,以“秋分”的口吻向大家介绍这一节气。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初中地理教材七上第一章)

(3)同学收集到下列材料,向大家提出了一条养生建议。参照示例,你从“饮食、运动”方面补充两条。

秋分过后,早晚温差大,可根据气温的变化和个人的体质,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

秋分时节,天气干燥,宜多吃水果。首选梨、柿子等水果,它们具有清热降火、止咳化痰、润肺去燥等功能。

秋分之后,气温渐降,花木凋零,人易感伤。此时可适当户外运动,登山慢跑,增强体魄,疏解烦闷,预防精神疲乏。

建议示例:可增减衣物防风寒。

(4)班长给年级主任写了活动邀请函,正文中敬辞与谦辞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兹于9月23日14:00,在初一(1)班教室举办“‘秋分’知多少”主题活动。班主任委托敝人诚邀您担任活动嘉宾,恭候您届时惠临,留下拙见。

A.敝人

B.恭候

C.惠临

D.拙见

二、(48分)

3.(7分)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甲】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

蟾宫曲

[元]刘秉忠

梧桐一叶初凋,菊绽东篱,佳节登高。金风飒飒,寒雁呀呀,促织叨叨。满目黄花衰草,一川红叶飘飘。秋景萧萧,赏菊陶潜①,散诞逍遥。

[注释]①陶潜:又名陶渊明,东晋隐逸诗人。

(1)两首诗中都有叠词,下列对叠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中“澹澹”形象地写出了大海水波荡漾的样子,富于动感。

B.【乙】诗中“飒飒”“呀呀”“叨叨”模拟声音,有身临其境之感。

C.【乙】诗中“萧萧”二字,让人仿佛看到了热烈而灿烂的秋日景象。

D.两首诗运用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

(2)两首诗都描绘了秋景,诗人抒发的情感相同吗?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4.(10分)阅读古文,完成问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乙】

北高峰顶观海云

[明]高濂

北高峰为湖山第一高处,绝顶环眺,目及数里。左顾澄湖,匣①开妆镜,金饼晶荧;右俯江波绳引银河玉虬屈曲。前后城郭室庐,郊原村落,眇若片纸画图,蜂次黑白点点②耳。雄哉,目中之观哉!

(节选自《四时幽赏录?秋时幽赏》,有删减)

[注释]①匣:指镜匣。②点点:形容小而多的样子。

(1)根据表格提示,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方法

文言词语

解释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①绝顶环眺

A.

课内迁移法:元方入门不顾

②左顾澄湖

B.

(2)用“/”给文中画线的内容断句。(限两处)

右俯江波绳引银河玉虬屈曲

(3)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雄哉,目中之观哉!

小贴士

观:A.guān①观察,细看;②游览;③外观,景象;

B.guàn④道教的庙宇。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

(4)【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时,都运用了比喻。请各找一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七彩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致力打造优质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