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口与环境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教材习题精讲课件
目录CONTENT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合理容量单元活动—学会使用单元地图
人口分布Populationdistribution01
P2导入夜间灯光的稠密程度与人类活动有关。一般来说,城市人口密集,夜晚灯火辉煌。图1-1-1是人造卫星拍摄的夜间灯光遥感图。?夜间灯光遥感图反映出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图示地区人口稠密,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高原山地地区人口少,人口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P2导入夜间灯光的稠密程度与人类活动有关。一般来说,城市人口密集,夜晚灯火辉煌。图1-1-1是人造卫星拍摄的夜间灯光遥感图。?人口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人口分布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和土壤、森林、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战争和地方习俗等。
P4活动读图1-1-4,结合初中地理知识,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季风区多、非季风区少,平原丘陵地区多、高原山地少的特点。
P6活动结合初中世界地理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读图1-1-6,说出东南亚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探究东南亚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东南亚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地区。
P6活动结合初中世界地理知识,回答下面问题。2.以东南亚地区某个国家为例,说明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探究东南亚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影响东南亚某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时,可从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交通等)两大方面进行说明。
P9活动探析胡焕庸线选用适当的地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在地图上确定胡焕庸线。观察并说明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的关联性。1.胡焕庸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该线以东年降水量一般大于400毫米,以西一般小于400毫米。
P9活动探析胡焕庸线1.胡焕庸线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大致接近,线以东多为半湿润区,线以西多为半干旱区。选用适当的地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在地图上确定胡焕庸线。观察并说明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的关联性。
P9活动探析胡焕庸线1.胡焕庸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也有一定相关性,线以东大部分属于季风区,以西多为非季风区。选用适当的地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在地图上确定胡焕庸线。观察并说明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的关联性。1.胡焕庸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也有一定相关性,线以东大部分属于季风区,以西多为非季风区。
P9活动探析胡焕庸线1.胡焕庸线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不完全重合,其跨越了地势第二、三级阶梯。选用适当的地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在地图上确定胡焕庸线。观察并说明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的关联性。
P9活动探析胡焕庸线选用适当的地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2.观察并说明胡焕庸线与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的关系。我国人口100万以上城市除乌鲁木齐、兰州、包头外,都位于胡焕庸线东南侧。胡焕庸线以东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分布密集,以西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分布稀疏。
P9活动探析胡焕庸线选用适当的地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3.评述我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1)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平衡并不意味人口分布不合理,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主要考虑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是否协调。
P9活动探析胡焕庸线选用适当的地图,完成以下学习任务。3.评述我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2)我国西北部地广人稀的现状有可能改变吗?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多沿水源地呈线状或点状分布,其地广人稀的现状不可能彻底改变。
人口迁移Populationmigration02
P10导入15世纪到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是美洲“新大陆”等未开发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人口大多从贫困落后地区移向富裕发达地区。人口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人口迁移受一系列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图所示:
P12活动探究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读图1-2-1和图1-2-2,结合实例,简要说明不同历史阶段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提示:可从人口迁移时间、规模、方向(包括迁出地和迁入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复习)-【基础深耕】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苏教版).pptx
-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复习)-【基础深耕】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北师大版).pptx
- 第四单元 认识20—99(复习)-【基础深耕】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苏教版2024).pptx
-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基础深耕】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复习)-【基础深耕】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苏教版).pptx
- 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 (复习)-一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2024).pptx
- 第四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基础深耕】六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北师大版).pptx
- 第四单元第1课时 身边的数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北师大版•2024).pptx
- 第四单元第2课时 数一数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北师大版•2024).pptx
- 第四单元第4课时 谁的红果多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北师大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