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消化道出血用药护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02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01消化道出血概述03护理评估与监测指标04用药护理措施实践05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06康复期管理与教育指导
01消化道出血概述
消化道出血定义指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发生出血症状。消化道出血分类按照出血部位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中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按照出血速度可分为急性出血、慢性出血和间歇性出血。定义与分类
发病原因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急性糜烂和出血性胃炎等。危险因素长期饮酒、吸烟、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肝病史、胃溃疡、胃炎等。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呕血、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等,具体症状因出血部位、速度和量而异。临床表现内镜检查、X线钡剂造影、核素扫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胶囊内镜等。诊断方法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重要性消化道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同时,预防出血的发生也是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胃病,定期检查胃肠道;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02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止血药物应用血管收缩药通过收缩血管,减少血流量,达到止血目的,如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血小板聚集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达到止血效果,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凝血因子药物通过补充凝血因子,加速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目的,如维生素K、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抑酸药物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有助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H2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也可抑制胃酸分泌,但效果较质子泵抑制剂弱。如硫糖铝、铝碳酸镁等,可保护胃黏膜,防止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123
抗生素预防感染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可预防消化道感染,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甲硝唑对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甲硝唑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对于肠道感染有一定疗效,但需注意耳毒性等不良反应。
药物剂量调整及不良反应监测止血药物剂量调整根据出血情况,适时调整止血药物的剂量,避免过度止血导致血栓形成。抑酸药物剂量调整根据胃内pH值及患者症状,调整抑酸药物的剂量,避免过度抑酸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抗生素剂量及疗程根据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剂量及疗程,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菌的产生。不良反应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处理。
03护理评估与监测指标
体温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警惕呼吸衰竭。呼吸心率与血压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预防休克或心力衰竭。持续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发热等感染迹象。生命体征观察
出血量评估方法目测法根据呕血、便血等临床表现,初步估计出血量。030201血红蛋白监测动态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准确反映出血量。胃管引流插入胃管引流胃液,量出胃内积血量。
实验室检查指标关注关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估贫血程度。血常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指标,及时发现凝血异常。凝血功能监测钠、钾、氯等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预防电解质紊乱。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心理状态评估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评估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心理状态评估与干预
04用药护理措施实践
用药前准备了解药物性质、剂量、用药目的和不良反应,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服药时间掌握根据医嘱和药物特性,准确掌握服药时间,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服药方法指导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如冲服、含服、咀嚼等,确保药物在胃肠道内充分溶解。服药后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口服给药技巧指导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输液前准备核对患者信息、药物信息、输液量等,确保无误。静脉通道选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避免在受损、感染或静脉瓣处穿刺。输液速度控制根据药物性质、患者情况和医嘱调节输液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输液过程中观察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了解灌肠目的、药物性质和患者情况,做好灌肠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医嘱和灌肠目的,准确配制灌肠液,确保药物浓度和剂量准确。掌握正确的灌肠方法,如灌肠管插入深度、灌肠液注入速度等,确保灌肠效果。灌肠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排便情况,记录灌肠液排出量和性状,以便评估灌肠效果。灌肠治疗配合要点灌肠前准备灌肠液配制灌肠操作灌肠后观察
疼痛缓解方法分享药物镇痛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非药物镇痛疼痛评估与教育如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焦虑情绪。定期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根据患者疼痛变化调整镇痛方案,并教会患者如何评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