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宁夏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20题)
1、提出“一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变坏了”的教育家是()
A、康德
B、卢梭
C、孔子
D、孟子
【答案】:B在西方,第一个发现“儿童”的人是卢梭。并提出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使儿童“归于自然”主张“一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变坏了”。知识点:教育类
2、海啸作为一种猛烈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下列哪个国家或地区?()
A、日本
B、中东
C、朝鲜
D、俄罗斯
【答案】:A日本是海啸频发的国家。故选A。
考点:灾害专项题库
3、法对社会及其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是()
A、法的规范作用
B、法的社会作用
C、法的示范作用
D、法的管理作用
【答案】:A
解析: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其中法的规范作用是对社会及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故选A。
考点
法律常识
4、近年出现的“淘宝体”“QQ体”“校园体”等,就像流行的衣服款式一样快速受到人们的模仿使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前些年只是网民热衷于造字、造词,而现在则是造句成为了风尚。不管是造字造词还是造句,网络语言都离不开随时随地发生的新闻热点,社会事件和个性突出,富于创造性的特征。这种看似平常简单,而又充满戏谑调侃意味的网络语言,能在当下赢得网民的好感,是具有其实用性基础的。文章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网络语言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B、网络语言发展演变的过程
C、网络语言赢得好感的实用性基础
D、人们热衷于使用网络语言
【答案】:CA项,与话题不一致,无中生有,A项错误;B项,与话题不一致,无中生有,B项错误;C项,由文段最后重点谈论的话题“具有其实用性基础的”可知,接下来应该讲述“网络语言能赢得网民好感的实用性基础”,C项正确;D项,所讲述的内容是文段开始提到的一方面,D项错误。故选C。
考点:言语理解
5、“王水”又称“王酸”,是一种腐蚀性非常强、冒黄色烟的液体,它是由()组成的混合物。
A、浓硫酸和浓硝酸
B、浓盐酸和浓硝酸
C、浓氨酸和浓硫酸
D、浓盐酸和浓硫酸
【答案】:B“王水”又称“王酸”,是浓盐酸和浓硝酸组成的混合物。故选B。
考点:化学常识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对其承包的林地、林木依法开发利用。依上述方式对林地经营权流转后获得的收入属于()收入。
A、按劳分配
B、福利性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案】:D以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所有权参与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选D。
考点:思想政治素质
7、在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却面临着气候方面的危机——“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大量砍伐树木
B、工业生产当中的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到大气层中
C、全球植被面积减少
D、人口增多
【答案】:B
解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过多地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故选B。
考点
环境污染与海
8、如果5+3=28,6+4=210,7+5=212,8+1=79,那么8+6=()
A、14
B、22
C、214
D、142
【答案】:C
解析观察公式可得规律,5+3=28,2=5-3,8=5+3;6+4=210,2=6-4,10=6+4;7+5=212,2=7-5,12—7+5;8+1=79,7=8-1,9—8+1;8—6—2,8+6=14,则8+6—2140故选C。
考点图形推理
9、“触景生情”是()
A、有意回忆
B、无意回忆
C、间接回忆
D、机械回忆
【答案】:B
解析触景生情属于无意回忆。故选B。
考点心理素质与社
10、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当物体的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会升高
C、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
D、当物体的内能减小时,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答案】:C
解析A项,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A项错误;B项,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B项错误;C项,温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