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诗歌鉴赏之题材分类.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感情(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4)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常见意象如松、竹、梅、荷、菊、芳草、蝉、雁、鸥、马、牛、精卫、浮云、石灰等。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鉴赏方法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高考诗歌鉴赏之题材分类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真挚友情之珍视归耕隐居之快乐黑暗官场之苦闷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深情贬官谪居之怨愤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愁绪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边塞征战怀古咏史人生感怀羁旅思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送别抒怀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思妇闺怨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民生疾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山水田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第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诗歌内容鉴赏“六看”

1.看题目认识对象

2.看作者了解背景

3.看注释破解难点

4.看意象把握情感

5.看诗眼参透主旨

6.看题干得到启示第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送别抒怀诗欢聚离散皆是缘第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鉴赏要点第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依依不舍的留念。常见情感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B.情深意长的勉励。C.坦陈心志的告白。李白《赠汪伦》D.款款深情厚意第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见特征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第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答:情感:离愁。渡口分别,各自启程。手法:1、直抒胸臆:末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2、借景抒情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哀景衬哀情。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