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中国制造2025主攻智能制造.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制造2025,主攻智能制造

在全面推進实行制造强国战略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中国制造也再次站到了转型升级、创新驱動的風口上

制造业是国民經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5月19曰,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正式對外公布,標志著我国在全面推進实行制造强国战略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中国制造也再次站到了转型升级、创新驱動的風口上。

国家记录局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長20%左右,我国制造业增長值為2.08萬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占比约20%,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

我国工业如今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更多地体現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39個工业大类、191個中类、525個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样是来自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目前,中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個国家中排名第七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

按照国际原则工业分类,在22個大类中,中国在7個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車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萬亿元,占全球比重超過1/3;,发電设备产量达1.2亿仟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竣工量达4534萬载重吨,占全球比重的41%;汽車产量达2211.7萬辆,占全球比重的25%;机床产量达95.9萬台,占全球比重的38%,我国制造业占世界的1/3强。

目前,我国經济发展進入新常态,制造业面临产能過剩、大而不强的困局,转型升级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则退。可以說,目前我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强大的制造强国战略。由于“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成了“低端廉价”的代名詞,技术含量较低,加上中国的人口紅利优势即将消失,目前制造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大量中小制造企业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

5月13曰,在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和中科院主办的“智能制造国际會议”上,原全国人大常委會副委员長、两院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學會荣誉理事長路甬祥在主旨汇报中称,中国装备制造产值占全球比重1/3,机電产品進出口额2.16萬亿美元,占進出口总额55.7%,已成為全球制造大国。整体而言,发展重要依托要素投入和低成本优势,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仍处在价值链的低中段,還不是制造强国。

确实,中国制造业与先進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重要表目前: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关键技术与高端装备對外依存度高,以企业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著名品牌;资源能源运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問題较為突出;产业构造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後;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經营能力局限性。

国际金融危机之後,面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达国家纷纷实行“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進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某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紧筹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場空间。“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我国很难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也無法從大国走向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對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動,制定特殊政策,发挥制度优势,以我為主,跨越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第一次從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藍图,确立了发展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的,同步提出两個实行阶段、三步走战略目的、五项重大工程、九大战略任务和拾個重點领域。

中德制造业战略殊途同归

“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對制造业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具有相似的战略使命和关键理念。战略使命方面,两国新战略都是為了应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在理念层面,两国新战略都是推進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德国工业4.0著眼于高端装备,提出建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廠,推進智能生产。《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加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為主线,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

從不一样點来看,中德两国新战略無论是发展基础、产业阶段還是战略任务都具有各自特點。在发展基础方面,德国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在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互联网+”方面都具有优势,并且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和领先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超過美国和曰本,树立了德国制造的品牌形象。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還不是制造强国

文档评论(0)

wind2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