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欧亚草原东部金属之路的形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之间的
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欧亚大陆的历史中。欧
亚大陆可以分为北部适宜牧业的草原与南部适宜农耕的沃
土平原,也有学者称其为面向内陆的内欧亚大陆和面向海洋
的外欧亚大陆。欧亚草原西起黑海沿岸,东到外贝加尔,以
乌拉尔山为界分为欧洲草原与亚洲草原,在它的南面是希腊、
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有学者称,
草原民族是整个文明史发展进程的催化剂,从德国到中国的
草原畜牧业人群的爆发打破了旧大陆文化缓慢的发展进程。
中国长城沿线的北方位于欧亚草原东南一隅,介于欧
亚草原的牧业文明与黄河腹地的农业文明之间,与草原和中
原都有交往。从考古学的视角研究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
往,非常关键证据就是金属制品。金属器以其便于携带和保
存的特点,分布的时空范围要大大超过其他质地的人工制品。
经过详细梳理和比较各地的考古发现,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
幅从公元前2千纪到公元前后长达2000年的中国北方与欧
亚草原以金属器为代表的文化交往的宏大历史画卷。尽管它
还有许多空白和不完善之处,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片广阔
的新天地,从这个宏观视角可以探讨东西方相互影响的总体
格局、草原发展动力以及匈奴兴起等历史课题。一东
西方交往的大格局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之间的交往很
早就成为考古学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中谁影响谁的问题,即
东风西渐还是西风东渐,成为争论的焦点。这种矛盾很可能
是研究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即缺乏时空的界定,超出时空
框架来讨论谁影响谁是没有意义的。从公元前2千纪
到公元前后约2000年的文化交往中,我们发现中国北方与
欧亚草原的联系主要是与乌拉尔山以东的亚洲草原的联系。
这种联系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位于中国北方北部的蒙
古高原东部与外贝加尔地区,另一个是中国北方西北部的亚
洲内陆山麓地带。中国北方与这两个方向的交往分别构成了
文化交往的东区和西区。(一)中国北方和蒙古、外
贝加尔地区的文化交往与匈奴联盟的形成这一地区最
主要的证据是中国北方—蒙古高原冶金区的兴起与繁荣。在
相当于中原的夏时期,可以看到这个冶金区的雏形,即在中
国北方与蒙古高原之间,广泛分布着一种柄部剖面为凹透镜
形状的环首翘尖刀(图一∶1~5)和连珠饰(图一∶6、7)。
这两种器物后来的分布区域正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和石板墓
文化的分布区域,这是中国北方—蒙古高原冶金区最稳定的
时期。从这个时期向前追溯就可以探寻到这个冶金区的萌芽
状态。
早商文化北方的台西类型与中国北方的朱开沟文化是
北方青铜器的重要源头。到了商代晚期和西周,中国北方、
蒙古和外贝加尔地区都进入了青铜文化繁荣期,出现了大量
种类和形制相似的青铜器或青铜器组合,中国北方有以河北
青龙县抄道沟为代表的八类青铜器组合(图二)。由于妇好
墓也出有这种兽首刀,所以可知这些青铜器可以早到殷墟二
期。这八类组合以太行山为界,分属于晋陕高原和燕山南北
两个中心,形成了北方青铜器的第一个高峰。这时的青铜器
以曲柄有阑的兽首、铃首和环首的短剑和刀子为代表。晋陕
高原流行铃首短剑等武器,东部燕山南北地区流行兽首刀。
北方系青铜器首先从燕山以南向北部传播,再从燕山以北向
蒙古和外贝加尔地区传播,形制由生动向呆板或简化演变。
铜盔的时空信息反映了这种传播的路线,中国北方地区最早
的铜盔出现在商末周初的柳林县高红遗址(图二∶3),这种
铜盔可能受到了商代晚期殷墟的中原式铜盔的影响。这种铜
盔从南流黄河,到燕山以南的昌平白浮墓葬(图二∶8),再
到燕山以北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图四∶16),最后到达更北的
蒙古高原(图四∶1),这是一条连接长城沿线到长城以外再
到蒙古高原的青铜时代北方青铜器的传布路线。这时期的中
国北方—蒙古高原冶金区的影响甚至到了亚洲内陆山麓地
带西萨彦岭的米努辛斯克盆地的卡拉苏克文化,有少量兽首
刀剑和环首刀(图三∶7、8、11、13、24),但是形态比中
国北方的呆板、简化,属于晚期形制。在米努辛斯克盆地还
发现过晋北与陕北地区的三足蛋形瓮,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