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三);16.登泰山记/姚鼐;登泰山记;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生平]姚鼐(1732—1815),字姬传,因书斋名惜抱轩,
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
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曾
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破
格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撰写书录91篇。次年秋辞官归家,
后以授徒为生,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作品]著有《惜抱轩诗文集》16卷等;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辑为《古文辞类纂》75卷。
[贡献]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观点,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2.背景解读
姚鼐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并写下了这篇游记。;到,到达。;5.文言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省略句,“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
(4)生石罅(省略句,“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
(5)复循西谷(省略句,“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①其:代词,它,指泰山。②当:在。];段解: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
[③以:在。④乘:冒。⑤历:经过。⑥限:界限。⑦磴:台阶。⑧循:顺着。⑨几:几乎。⑩负:背。?烛:照。?居:停留。];段解:采用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的方法,描写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阔。;段解:日观峰看日出。;积累·文化传承与理解;1.桐城派
“桐城派”是中国清代的散文流派。创始人是方苞。桐城派的继承发展者虽众,但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认为“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要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强调神气、音节、字句的统一。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形成干支历。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等。干支还有其他的功能和内涵,比如十二生肖文化。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3.中国古代的阴阳概念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连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男女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4.年号、庙号、谥号
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基本上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5SectionB(1a_2b)课件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pptx
- 向量的减法运算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pptx
-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docx
- 花钟课件-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pptx
- Unit1GrowingupUsinglanguage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选择性.pptx
- 第1课时函数奇偶性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pptx
- 难点解析自考专业(行政管理)试卷含完整答案(易错题).docx
- 重难点自考专业(小学教育)及参考答案(A卷).docx
- 考点攻克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试题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基础强化自考专业(小学教育)测试卷(轻巧夺冠)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