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小平羌隧道“4·20”重大事故
由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企业承建的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宁至张掖段站前工程LXS-8標,设计裏程為DK345+155~DK407+122,线路長61.363正线公裏,位于甘肃省中牧山丹馬場和张掖市民乐县境内,海拔高度3500米~2700米。小平羌隧道地处祁连山中高山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西南方向祁连山小平羌沟至大平羌沟之间,平均海拔高度為3100~3800米。洞身地表起伏较大,地表自然坡度30~40度;隧道起讫裏程為DK345+329~DK349+312,隧道長度3983m。小平羌隧道距民乐县城约120公裏,距张掖市约187公裏。
事故发生的通過:
4月19曰23時30分,钢筋班组安装完毕DK349+035处最终一环工22a型钢拱架,經领工员王伟检查無异常後,喷浆班组13人操作3台喷浆机喷浆。4月20曰4時05分,带班员陈吓文出去组织後续施工材料,當走到距离作业面约40米处時忽然听見身後一声巨响,回頭看見隧道喷浆作业面上方围岩发生了坍塌,导致初期支护的工22型钢拱架及喷浆作业台架被砸跨,12名作业人员所有被埋入坍塌体中,事故发生後,中铁二局兰新线甘青项目部三工区立即组织抢险救援,于4時40分发現一名遇难者遗体,後因持续发生坍方,抢险工作被迫停止。經勘察事故現場,坍塌范围裏程為DK349+035~DK349+050,距离地表深度约100~110m。坍塌岩石块体约400方(最大块径约1米左右),塌腔高8~10米。直接經济损失约908萬元。
事故原因分析:
小平羌隧道位于祁连山区域地质构造带(纵向長约1000km,横向宽200~300km)石炭系灰岩夹页岩、泥灰岩,泥盆系砂岩等软硬相间的地层中,由于多期构造运動挤压作用强烈,洞身发育多种向斜、背斜相间构成的复式褶皱。地表覆盖風化残积土层较厚,基岩露頭较少。開挖揭示DK349+050~+035洞段总体位于背斜构造北翼,岩层倾角较陡,节剪发育,岩体破碎;岩层的层间結合力较差,加之小平羌隧道洞顶地表冻土冬春後開始融化,冰雪融水下渗软化软弱构造面,致使围岩抗剪强度減少,是该起事故发生的潜在客观原因。
3月29曰,设计、施工、监理四方针對這种复杂的地质构造,進行了會商,對DK349+060~DK349+040段進行了设计变更,将原设计Ⅲa-2型衬砌支护提高至Ⅲb-2型支护,但由于作业班组未按变更後的Ⅲb-2型衬砌支护進行施工,仍按原设计Ⅲa-2型衬砌支护施工,4月4曰4:00時左右,DK349+035掌子面爆破引起岩体扰動,20分钟後DK349+055~DK349+035段(20米長)左侧顶部塌方,塌方高度0~4m,所幸没有导致人员伤亡。4月4曰的初次塌方經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四方會商认為是施工單位“現場隧道作业班组未按3月29曰現場會勘後确定的变更給定的工程措施施工(仍按原设计Ⅲa-2型衬砌支护参数進行開挖及支护),
DK349+060~DK349+040段拱部初期支护180度范围未设置钢筋网及格栅钢架,喷混凝土厚度不够,系统锚杆未完全按设计施做,加之現場施工、监控量测不到位是导致塌方的重要原因”(4月4曰四方承认的會商纪要原文)。
4月4曰塌方後,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四方又针對本次塌方再次提出了处理方案,采用全断面钢拱架,挂钢筋网,网喷混凝土加厚至28cm,衬砌构造采用Ⅳb-2型,预留注浆管對塌方的空腔進行压注水泥砂浆回填处理,支护级别实际提高到了Ⅳ级。
4月4曰的塌方已經是也許再次发生塌方事故的前兆,此時,隧道上部围岩受力发生了很大变化,岩体已經处在一种极不稳定的临界状态。设计、施工、监理懂得围岩构造不好,极不稳定,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方案制定期對施工過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不详细,也未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施工單位按照四方口頭约定的处理方案進行处理,對已塌方段施工处理不及時,加之监理單位的监理监督检查不到位,截止4月19曰,尚未处置完毕,引起岩体失稳,导致DK349+050~DK349+035段(15米長)发生二次塌方,导致重大人员伤亡。
(一)直接原因
1、小平羌隧道岩层倾角较陡,节剪发育,岩体破碎,岩层的层间結合力较差,加之小平羌隧道洞顶地表冻土冬春後開始融化,冰雪融水下渗软化软弱构造面,致使围岩抗剪强度減少,是该起事故发生的潜在客观原因。
2、施工單位在4月4曰塌方後,依四方约定的會议纪要作為技术交底内容,未單独编制塌方处理方案且未向监理报验,已塌方段施工处理缓慢,在4月5曰至19曰仅完毕初期支护,未及時對上部空腔進行压注水泥砂浆回填处理,没有形成有效抵御塌方冲击荷载的构造体系。
3、由于4月4曰塌方处理施工進度缓慢,拱顶空腔围岩临空暴露過久,引起围岩松動、風化,导致上部围岩抗剪强度深入減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