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物品质”,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黄继光》《“诺曼底
号”遇难记》《挑山工》四篇课文,文章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追求和品质。《古诗三首》中的诗,或表现诗人高洁的品质,或歌颂将士的奋勇精神。《黄继光》
主要讲述了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已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终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表现了黄继光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诺曼底
号”遇难记》主要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后,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地指挥船员开展救援工作,最终自己命丧大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挑山工》主要讲述了登泰山时“我”遇到一位挑山工,并从挑山工的行动和朴实的话语中悟出了一条人生哲理。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
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感悟黄继光的
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感悟黄继光的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黄继光》英雄气概
《“诺受底号”遇难记》
从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哈尔威船长的高尚品质。
《挑山工》?从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挑山工可贵的精神。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三首
3
1.认识3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5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4.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黄继光
1
诺曼底号遇难记
2
挑山工
1
口语交际
1
1.学会自我介绍,能根据对象和目的的不同,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2.能听取他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介绍。
习作
2
1.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2.能主动与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习作。
语文园地
2
1.能根据文章中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
物品质。
2.认识“蔼、慷”等9个生字,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表现人物品质和心情的词语。
3.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4.能仿照例句,用几个表示连续动作的词写话。
5.积累表现人物品质的名言警句。
22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5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能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品词析句迁移运用总结梳理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芙蓉楼送辛渐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月日
执教:
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
设计意图:
由单元篇章页切入课文的学习,以单
1.认识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芙蓉楼送辛渐》,能默写这首诗。
3.能理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感受诗人洁身自好、高洁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开启第七单元的学习之旅。先翻开本单元的篇章页,看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各是什么。(课件出示单元篇章页)
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师:那这句话的落脚点是什么呢?
生:落脚点是伟大的品格。
师:是的,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分别是什么呢?
生: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生:习作要求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师:说得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古诗三首》,看看这三首古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格。(师板书课题)
板块二引入古诗,读懂题目
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谁来接背后两句?
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生: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他是著名的边塞诗人。
师:你回答得真棒!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
渐》。(师板书诗题)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对王昌龄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件出示王昌龄的简介,生齐读。)
师:从《芙蓉楼送辛渐》这个题目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地点是芙蓉楼,事件是王昌龄给辛渐送行。
师:说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炭疽的院感防控与管理2025 .pdf
- 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2025 .pdf
- 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 .pdf
- 2024年安徽龙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招聘真题 .pdf
- (新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docx
- 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乡镇卫生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pdf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清单)-(统编版) .docx
- 2024年榆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pdf
-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24)第八单元阅读《20小壁虎借尾巴》必背知识点归纳 .pdf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备课.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