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历史竞赛卷(教师用卷).docx

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历史竞赛卷(教师用卷).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历史竞赛卷

时量:75分钟命题人:王芳审题人:尹雪梅

一、选择题(16×3′=48′)

1.田猎是商王及贵族的经常性活动,具有保护农业生产、逸乐、祭祀及军事训练等多重功利性质。如图是学者把卜辞地名出现频率较高的田猎地联系在一起,构建的商代田猎地分布网络图。它反映出商代()

A.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B.统治范围在不断拓展

C.方国势力反叛无常 D.养兵于农的治国方略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材料表明商物时的田猎具有保护农业生产、军事训练等多重功利性质,这反映出商代将农业生产与军事相结合,体现了养兵于农的治国方略,故选D项;农业经济发达表现为农业成就繁荣,且材料内容缺少农业经济的对比信息,无法得出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结论,排除A项;商代田猎地分布网络是静态的地图,而不断拓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排除B项;方国势力反叛无常指方国不易受中央政府节制,时有叛乱发生。而材料强调的是商代田猎与军事训练的关联性,反映出商代将农业生产与军事相结合,排除C项。

2.《周礼·冠义》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据此可知,“冠义”()

A.强调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 B.强化修身养性的教育功能

C.重视家族关系的和谐有序 D.引导青少年重礼仪立德行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可知,举行成人礼,是为了让受礼者践行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的礼仪,可见,其目的是引导青少年重视礼仪,树立良好的德行,故选D项;据材料“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可知,成人礼要求践行各种礼仪,并非单纯强调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排除A项;材料主要围绕成人礼与各种角色的礼仪展开,没有涉及修身养性的内容,排除B项;据材料“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可知,材料不仅强调家族关系中的为人子、为人弟,还包括为人臣等社会关系中的礼仪,只说家族关系太过片面,排除C项。

3.《史记》记载楚国先祖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五帝之一颛顼,战国中后期的竹简《楚居》记录了楚人从中原迁徙至长江流域的世系。《孟子》《左传》皆记载了楚人语言与中原迥异,考古发掘也发现楚人生活方式与中原大为不同,其源起可能是三苗。下列关于楚人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楚人起源何处已经无从考究 B.楚人由中原南迁更具可信性

C.考古发掘证明楚人源于三苗 D.民族交融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关于楚人起源的说法不同史料的记载存在差异,考古发掘也有新的看法,需要进一步研究,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可知,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故选D项;材料反映对楚人起源有不同看法,并不是源于何处无从考究,排除A项;楚人由中原南迁只是材料中的一种说法,“更具可信性”表述不当,排除B项;考古发掘认为楚人起源可能是三苗,并未证明,排除C项。

4.东汉末年,时人对君臣关系有了新的思考,他们认为只有君主之“明”,才有臣下之“忠”。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 B.政局混乱,君主权力弱化

C.士大夫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D.三教并行,思想文化活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东汉末年,时人对君臣关系……‘衷’”可知,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政治腐朽黑暗,这种政治环境的变化促使时人重新思考君臣关系,强调君主之“明”的重要性,这种观点突破了传统的封建纲常思想,反映了君主权力的削弱?,故选B项;题干材料中提到对传统君臣思想的反思,西汉?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了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汉末动摇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主要反映汉末士人们强调臣之“忠”的条件性和对君主行为德性要求,汉末士大夫的理想政治追求多与儒家思想紧密相关,将“修身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追求,积极为统治者治理天下出谋划策?,士大夫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儒学、佛教和道教三者并行于世,题干没有涉及三教并行的相关史实,排除D项。

5.下表是有关唐朝中后期政府与周边少数民族“绢马贸易”的记载。由此可推知,当时()

出处

概况

《册府元龟》

[开元十七年(729年)正月庚戌]骨咄俟斤遣男骨都施来朝,献马二(匹),授郎将,赐帛三十段

《全唐文·敕突厥可汗书》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往者先(毗伽)可汗在日,每年纳马不过三四千匹,马既无多,物亦易办……此后将马来纳,必不可多,还如先可汗时,约有定准,来使交易

《旧唐手·回纥传》

自乾元(758—760年)之后,(回纥)屡遣使以马和市鳍帛,仍岁来市,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动至数万马。其使候遣继留于鸿胪寺者非一,蕃得帛无厌

A.政府日益放宽互市贸易的限制 B.政局变迁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