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117∕T 304-2020 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ocxVIP

DB4117∕T 304-2020 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01.040.65B20

DB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DB4117/T304—2020

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2020-10-25发布2020-11-25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304—2020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驻马店市植保植检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新国、刘德坡、高宇溥、潘正茂、朱统泉、刘沛义、杨正生、鲍国栋、段红朝、韩景超、王得宝。

DB4117/T304—2020

1

麦长管蚜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长管蚜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的评价。本文件适用于麦长管蚜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980.79-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79部分: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443.7-2007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第7部分:小麦抗蚜虫评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麦长管蚜

麦长管蚜为吸食小麦营养,影响光合作用,而且作为介体昆虫传播麦类病毒病,导致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的同翅目蚜科害虫。

3.2

抗虫品种

经田间抗虫性鉴定,确认对麦长管蚜抗性水平为中抗以上程度的小麦品种。

3.3

蚜株率

调查有蚜麦株数(本规范中株与茎意义相同,均指单蘖或单穗)占总调查麦株数的百分率。

3.4

百株蚜量

调查或折算100株小麦上的蚜虫数量为百株蚜量。

3.5

穗期化学保护

DB4117/T304—2020

2

田间小麦抽穗70%至扬花前,喷洒杀虫剂防治麦长管蚜,以保护麦穗免受为害的防治方法。

3.6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

人们可以容许的作物产量、质量受害而引起经济损失的水平。

3.7

防治指标

麦长管蚜种群数量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而必须进行防治时的种群密度临界值,常用穗期蚜株率和百株蚜量表示。

3.8

蚜虫天敌

自然界中专门捕食或危害小麦蚜虫的动物。

4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和种植抗虫品种为基础,以穗期化学保护为重点,适当采用药剂防治,注意农药品种的选择和严格掌握施药技术,避免对天敌的杀伤。在小麦不同生育期采取不同监测和防治措施。

5防治措施

5.1种子处理

5.1.1处理药剂

种子药剂处理按表1选择进行拌种。

表1种子药剂处理方案

农药名称

剂型

用量

600克/升吡虫啉

悬浮种衣剂

200毫升/100千克种子

19.9%吡虫啉·1.1%戊唑醇

悬浮种衣剂

400毫升/100千克种子

52%吡虫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

悬浮种衣剂

300毫升/100千克种子

5.1.2处理方法5.1.2.1人工拌种

播种前,按5.1.1处理药剂用量对小麦种进行拌种处理,先将药剂按设计剂量调成浆状液(药浆量与种子比为1:100),然后将种子和药液倒入塑料袋中充分翻拌,待种子均匀着药后,倒出摊开置于通风处,晾干后播种,避免暴晒。

5.1.2.2机械拌种

DB4117/T304—2020

3

根据采用的拌种机械性能及作物种子,按5.1.1处理药剂用量把药液加水稀释好即可拌种。药种比例按照拌种机要求比例进行。

5.2农业防治

5.2.1选用抗虫品种

选择种植抗蚜丰产品种。5.2.2麦田管理

早春耙压、清除杂草。

5.3生物防治

麦蚜的天敌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蚜茧蜂,其中以瓢虫及蚜茧蜂最为重要。当益害比达到1:80或僵蚜率达到30%时,应以利用天敌为主,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尽可能避免在治蚜时杀伤天敌。为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必要时还可以人工繁殖释放或助迁以控制麦蚜危害。

5.4化学防治

5.4.1防治指标

为穗期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达到500头时,应立即组织药剂防治。

5.4.2防治方法

按表2杀虫剂可任选一种兑水30千克进行喷雾。喷施时加足水量、喷匀喷透。根据适宜的时期,选择适宜的机械进行防治。

表2化学防治方法

农药名称

剂型

用量

4.5%高效氯氰菊酯

乳剂

20毫升-30毫升/亩

50g/L高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