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学生版).docxVIP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学生版).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

目标导航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反复朗读这四首诗歌,注意把握节奏和情感。

赏析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其艺术风格,借助意象、意境体会其不同的思想感情。

1.诵读诗歌,注意把握节奏和情感

2.抓住关键词语,赏析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3.借助意象、意境体会其不同的思想感情。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01知识常识】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1921年,郭沫若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他的新诗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具有飞动之致,克服了初期白话诗歌泥实、琐屑、忽视诗歌内在特征的缺点。

2.写作背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红烛

1.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曾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1946年7月15日遭国民党特务暗杀。他的诗风沉郁凝重,语言绚丽精练,对仗工整,为开创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格律诗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红烛》。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诗中概括了诗集所表现的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

3.“三美”主张

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仅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建筑美是指诗歌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峨日朵雪峰之侧

1.作者简介

讴歌生命的诗人——昌耀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军,曾赴朝鲜抗美援朝,负伤致残。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历任青海省文联《青海湖》杂志编辑、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

2.写作背景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1962年,中国诗坛渐趋冷寂和沉闷。曾写下过长诗《凶年逸稿》(在饥馑的年代)的昌耀因为已经提前适应了冷寂和沉闷的氛围,所以此时拥有了一定的理智和清醒,用以观照和揣度这一时段的冷寂和沉闷: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

*致云雀

1.作者简介

诗人中的诗人——雪莱

雪莱(1792—1822),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西风颂》《云》,以及《致云雀》,它们堪称抒情诗歌中的极品。

雪莱的诗歌象征意义很强,主要以严肃为主,常常流露出诗人伤感的愁绪,但是他有的作品也具有诙谐、讽刺的特点。

2.写作背景

据雪莱夫人回忆,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写出《致云雀》。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

3.文体知识

《致云雀》是一首抒情诗。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被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往往不断地激荡着时代的旋律。

【02基础积累】

1.读准字音

烧沸(fèi)脂膏(zhīɡāo)闺阁(ɡuī)

铆钉(mǎo) 揳入(xiē) 罅隙(xià)

婉转(wǎn) 蜡炬(jù) 锈蚀(shí)

摈弃(bìn) 炽热(chì) 淋漓(lí)

2.辨明字形

3.辨析词语

摈弃摒弃

课本

原句

即使我们能摈弃憎恨、傲慢和恐惧。

巧辨

巧析

“摈弃”,抛弃,词义较重。“摈弃”的支配对象是思想、观点、烦恼等。

“摒弃”,舍弃,词义较轻。“摒弃”的支配对象较广,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比较具体的。

壮丽富丽

壮丽:着重指雄壮雄伟,色彩庄重,常形容城市或山河的景象;也形容诗文画面和歌曲的气势。

富丽:着重指建筑物富有美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