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评出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十大流行语”中,“躺平”频频现身。“躺平”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从“丧文化”到“佛系青年”,再到如今的“躺平”,所反映的内涵其实是一致的。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逃避内卷的裹挟,“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心态”,用消极的态度对抗环境对个体的重压,于是走向另一种极端,“躺平”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选择。有人拒绝大城市的升职加薪,回乡找了个糊口的差事舒舒坦坦;有人几次创业失败,等待继承家产;有人很长时间不工作,没钱了就打一段时间零工……“躺平”既有对自己努力不成、求而不得的嘲讽,也有对现实重压的逃避。再者,又有多少人能安安稳稳“躺平”,还不是第二天老老实实爬起来上班。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要道德绑架年轻人的选择”,这诚然是一种个体选择,但是“躺平”背后的社会心态需要引起重视,更需要警惕“躺平”蔓延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躺平”现象非哪国所独有,美国有归巢族,英国有尼特族,日本也面临“低欲望社会”的危机。倘若整个社会弥漫着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风气,其危害自然不言而喻。

在“我们都在努力奔跑”的当下,“躺平”文化自不是社会主流,却释放了需要关注年轻人生活状态的信号。从“躺平”“站立”到“奔跑”,人生似乎可以简化为这三种状态。一时的“躺平”,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的调适和休整,可以进行更清晰理性的人生规划。这样的“一时躺平”可以理解,但要警惕“一世躺平”,从而堕落为浑浑噩噩的生活。要知道,没有“躺赢”的人生,“站立”“奔跑”才是人生的常态。

面对“躺平”一族,他人规劝与自我救赎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社会层面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并去化解其中的问题。大城市飞速扩张、社会竞争加剧带来的心理问题,有没有减压排压的出口?能不能提供更多渠道和路径,让普通年轻人获得更多的舞台,让付出有更多的回报?真正体会年轻人面临的生存压力,了解其需求,并通过有效的办法,唤醒他们对“站立”“奔跑”生活的回归,这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新华日报》2021年5月31日,有删改)

材料二:

“躺平族”青年作为一个群体代称和生活理念,正在引发讨论。与拼搏努力争取成功相对,“躺平族”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逃避。相比奋斗的收获,他们更愿意过与世无争的生活,甚至一躺了之。这种自外于传统主流观念的青年处世方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特定文化现象的出现往往根源于经济社会的转型。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面临高失业叠加高通胀的经济“滞胀”危机,朋克文化在承受巨大压力的社会底层中迅速兴起壮大,年轻人以简单的音乐结构、非主流的着装和无所顾忌的言语方式等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抗争。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的破裂之后,日本开始了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催生了不出社会、自我封闭的“蛰居族”,并逐渐形成了大前研一笔下的“低欲望社会”;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度影响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不上学、不工作、不进修的“尼特族”日益发展壮大,逐步演变为当下世界性社会问题。

“躺平族”的兴起也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一方面,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反映到个人层面工作和生活上的“内卷”上。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选择创造了条件。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由此,那些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的青年,自然会想到换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躺平”。而与真正付诸行动在身体上躺平的人群相比,那些在岗位上早早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工作的精神躺平者可能也不在少数。

然而,“躺平族”显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不利。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离不开青年的创造性贡献。相较于“未富先老”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促成的客观趋势,“未富先躺”这一现实问题带来的主观倾向同样需要引起我们警惕。关注“躺平族”,让“躺平族”愿意奋斗,对于面临转型发展任务的我国尤为必要。

当然,这绝非要对“躺平族”进行批判与苛责。出于身心考量选择舒适生活理应得到理解,经过充分思考选择慢节奏生活也需得到更多尊重。基于现实环境自主做出适合个人的生活选择,本身就是社会发展成就的一方面体现。引导“躺平族”奋斗,更多是需要从培育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角度出发,通过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给予这些青年更多的关怀。

(摘编自汪星余《引导“躺平族”珍惜韶华、奋发有为》,有删改)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文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好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K12好帮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