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目标导航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3.把握古代诗歌常用意象的内涵,理解诗歌用典的手法及运用。
1.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01知识常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旷达情怀沉淀人生风雨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做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他于元丰五年写下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堪称其豪放词的代表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壮士暮年的慷慨悲歌
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秋天,辛弃疾已66岁。其时宰相韩侂胄独揽朝政,高谈伐金而不做实际准备。闲废已久的辛弃疾这年春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但辛弃疾仍想以自己的风烛残年为国立功,故到任后,他积极为军事进攻做准备,同时又对韩侂胄的轻敌冒进感到忧心忡忡。这首词就是作者此时内心感受的真实表达。
《声声慢(寻寻觅觅)》:秋声唱断几多愁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夏五月,金兵南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灭亡。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当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带着与丈夫多年收藏的十五车书画金石南下,前来会合。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李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避难奔走,所有收藏丧失殆尽。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作家金句】
苏轼: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3.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5.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辛弃疾: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3.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4.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李清照: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02诗歌诵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①大江东去,浪淘(冲洗,冲刷)尽,千古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故垒(旧时军队营垒的遗迹)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①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羽扇纶(ɡuān)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②谈笑间,樯(qiánɡ)橹(代指曹操的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灰飞烟灭。③故国(指赤壁古战场)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同“樽”,一种盛酒器。这里指酒杯)还酹(lèi)(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江月。
结合左栏提供的注音诵读文本,并根据教材注释及所学古诗文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1.解释加点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2.对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点评,并概括段意。
上阕:
语句点评①:开篇不凡,有种纵观古今、横看天下的气度,融历史与现在、时间与空间于一体,大气磅礴,气势非凡,组成了开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语句点评②:“乱”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拍”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雪”比喻水色纯白。三个短语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
段意概括:着重写景,借景抒情,表达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怀念。
感悟·质疑:通过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把眼前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描写得宏伟、壮阔、气势磅礴,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做了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教师版).pdf
-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学生版).pdf
-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一)《声声慢·寻寻觅觅》(学生版).pdf
-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师说》(教师版).docx
-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师说》(教师版).pdf
-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师说》(学生版).docx
-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师说》(学生版).pdf
-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1课《 反对党八股》(教师版).pdf
-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1课《 反对党八股》(学生版).pdf
- 高一语文同步讲义(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2课《拿来主义》(教师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