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内蒙古包头市202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内蒙古包头市202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包头市202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对于人类而言,“逝去之物”总具有独特的魅力。人们难以遏制对“起源”的遐想,并做出夸父追日般的追问。文物既旧也新,它不仅可以证实或证伪我们那些关于历史的记忆和想象,更重要的是复活了被遗忘之文明的璀璨艺术,让那些不可替代的美再次绽放。透过文物,我们也能感受到古老文明生命的脉动,那些我们曾认为互相隔绝的古老遗迹,竟有那么多“心有灵犀”之处。

比如两件不能正常使用的杯子,一件是庞贝古城遗址出土的公元1世纪鹿角形来通杯,另一件是出土于中国二里头遗址的青铜爵,它们都是青铜材质。庞贝遗址的鹿角形来通杯没有足,所以无法站立。当然它不是用来正常饮酒的,如若是饮酒也是罚酒,要一口气喝完。在古波斯以及西亚地区,来通是在仪式上使用的礼器,后来也传到了古希腊。当时的人们在祭祀中要举起来通杯将酒一饮而尽,以向神明致敬。青铜爵是影视剧中常见的饮酒器,但历史中的青铜爵只用于礼仪活动。爵中盛放一种用黑黍加郁金草酿造而成的鬯酒,据记载“芬芳条畅以降神”,这种酒是专门用来敬神的酒。东西方两件特殊器形的青铜杯状物都用于祭祀仪式,虽分别属于不同的文明,但在遥远的两地承担着相似的功能。

历史上关于夏代的记录稀少,在夏遗址被发现之前,人们只听说过大禹治水之后成为部落首领建立夏。在考古证据较少的岁月中,一些外国学者对夏王朝的存在一度提出了质疑。但随着徐旭生先生的考古队发现二里头遗址,夏文化的历史面纱逐渐被揭开。二里头遗址目前发掘的有已知最早的青铜礼器、代表王权的青铜钺、大量的兵器以及制作精美的玉器等。只有发展到国家等级,才会使用这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器物,它们的出土让我们更加确定夏王朝的历史。可以说,这些艺术文物证明了夏代礼制文明是高度发展的。

在二里头遗址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宫殿、道路网络、祭祀区、铸铜作坊等遗迹,并发现这些区域井然有序,具有明显的等级划分。其中,宫殿区规模较大,有点类似“故宫”的功能。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文献中提到的“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都城选址标准。二里头遗址位于伊洛平原,属于黄河水系,南靠嵩山,北临太行,所以洛阳自古便有“中国”“土中”“中州”等称谓。二里头遗址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其文明影响也蔓延甚广,最终遍布九州。可见文明没有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在悄无声息地与外界联动和交互。

(摘编自郭海湖《文物中的文明与艺术》)

材料二:

洛阳博物馆藏有一件乳钉纹铜爵,其舒展的古拙之美让人一见难忘。这件铜爵1975年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酒器之一。此爵有“华夏第一爵”的美誉。若要尝试理解这件青铜爵本身的功能与历史和艺术价值,我们有必要一起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重回那洛河之滨的中原腹地。

古史学家徐旭生先生提出传说也有史实根源,只要剥去神话的外表,便可以得出历史。他排比梳理相关文献记载,最终于1959年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被分为四期,根据碳十四测年,从第一期到第四期大约在前1900——前1600年间,基本上属于古代文献中的夏代纪年范围之内。由此,一些学者将二里头文化对应的夏文化,但夏王朝的绝对年代问题非常复杂,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也只能作为旁证或者参考,各种争议和新的观点一直存在,但这都不影响二里头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的划时代的意义。二里头之前,华夏文明还处在城址林立的“邦国时代”;二里头之时,超大型都邑的出现、发达文化的强势辐射,都宣告了“王国时代”的开始。也是从二里头开始,崇拜祖先,崇尚王权的中原礼乐文明开始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

几千年后,这件来自二里头的乳钉纹铜爵,仍旧以其俊巧的艺术美感和丰富的历史内涵不断为我们带来有关华夏文明本源的沉思。今天,爵常常与“饮酒器”和“温酒器”等字眼共同出现。但爵的功能究竟为何?爵确实是与酒密切相关的,爵“中有鬯酒”。但若说爵是饮酒器,其口部狭长尖锐的造型显然对饮者不太“友好”;若说爵是温酒器,则好像更有些道理,因为毕竟三足造型利于拢火,且不少出土铜爵的底部带有烟炱。但其实直到魏晋服五石散、饮热酒流行开来,古人才开始由饮冷酒转而饮热酒。古人曾认为它是礼器,《说文》中提到“爵,礼器也”。孙机先生提出,三足爵大约在西周晚期之前,既用于“歆”又用于“裸”。古人喜嗅香气,所以通过加热爵中鬯酒,使其散发出香气祭祀神灵,这种仪式被称为“歆”;“歆”之后再将爵中未蒸发完的鬯酒浇灌到铺在地面的茅草束上,以“灌地之礼”求神,称为“裸”。

青铜爵是华夏礼乐文明的象征,而“爵”这一中国独有的器型,更是意蕴深远。它无疑是与酒文化和祭祀文化紧密相连的青铜酒器的代表之一。从周代开始,“爵”字更是开始出现在了地位等级称呼中,例如“公爵”“伯爵”等。同样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