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余凯高速公路第三工程合同段
高路堤稳定及沉降观测、深路堑边坡
监测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
2013年10月
目录
工程概况……………2
观测方案……………2
观测方法与实施细那么………………10
信息反应、质量体系………………11
试验资料整理及监测成果…………13
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15
附件…………………16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述
余凯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位于凯里市余庆、黄平、施秉三县中间位置,起于黄平县龙洞河,途经施秉县金坑村,终于黄平县炭窑冲。起讫桩号为K23+900~K33+250,路线全长9.35公里。
合同段主要工程有大桥2857米/8座,中桥108米/1座,涵洞461.7米/8座,通道225.75米/6道,天桥2处,沿线路基6493米。填方方量为:77万方,挖方方量为:109万方,其中高填方有四段〔K24+920—K25+140、K30+730—K30+790、K32+739—K32+769、K32+960—K33+050〕总高填方量为:38万方,高挖方有两段〔K24+560—700、K31+610—K31+780〕总高挖方量为:32万方。
1.2本次观〔监〕测范围及内容
本方案主要是针对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K23+900~K32+250桩号范围内〔第三合同段〕的高路堤稳定及沉降观测和深路堑边坡监测。
观测方案
2.1观测目的
1、对沿线各个监控断面进行平安监控,通过观测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确定加载速率,指导工程施工;
2、路堤填筑完成后,根据沉降及变形监测情况,预测路堤工后沉降趋势,合理建议路面施工时间;路堑边坡施工完成过后,根据沉降及变形监测情况,预测高边坡随时是否有可能发生破坏失稳现象。
2.2观测方案的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公路路基设计标准》(JTGD30-2004)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GF10-2006)
〔5〕《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
〔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标准》(JTJ064-98)
〔7〕《公路勘测标准》(JTGC10-2007)
〔8〕《公路勘测细那么》(JTGTC10-2007)
〔9〕《岩土工程监测标准》〔YS5229-96〕
〔10〕《岩土工程勘察规程》(GB50021-2001)
〔11〕《建筑变形测量标准》〔JGJ/T8-2007〕
〔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GB50330-2002)
〔13〕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程
〔14〕贵州省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3监控工程
高路堤监测工程:=1\*GB3①路堤基底不同位置沉降量、沉降速率观测;=2\*GB3②路堤填筑过程中坡脚外侧地表沉降量、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变形监测;③路基面沉降监测。
深路堑监测工程:=1\*GB3①边坡坡顶地面调查;=2\*GB3②边坡坡面调查;=3\*GB3③边坡平台处地表位移监测〔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2.4路基监测断面设计
高路堤边坡监测点布置横断面图(单位:m):
深挖路堑边坡监测点布置横断面图(单位:m):
监测布置说明:
①沉降板:埋置于路堤中心、两侧路基边缘各设置一处,其下每隔两级边坡设置一处,最后一处沉降板应设置在靠近坡趾处基底。沉降板由底板、测杆〔φ=32mm钢管〕及保护测杆的套管〔φ=57mm钢管〕组成。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亦相应增高,每节长度不超过10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在填土施工中及填筑完成后应采用钢管帽防止填料落入套管中影响测杆的下沉自由度。与底座连接的测杆采用双面电弧焊接,套管、测杆接长时,可采用焊接或丝扣连接,并必须保证测杆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合理,确保测杆的下沉自由度。
②位移监测〔边〕桩:路堤成型后,在两侧土路肩内边缘外侧各设置一处“路基面沉降监测〔边〕桩”;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应在两侧坡脚外约2m、10m处设置位移监测边桩,边桩埋设时上部50cm桩周围采用C15混凝土固定;路堑施工时,位移监测桩在坡顶外侧3m、10m各设置一处,其下每级边坡平台及碎落台均设置一处,石质路堑段可在稳固石块中做观测标记代替位移监测桩。
2.5监测频率及监控标准
2.5
本工程各监测工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