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悲剧的根源;体会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特色。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研读文本,品味鲁迅精炼、深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理解鲁迅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思考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祝福》的悲剧美,欣赏鲁迅独特的艺术风格,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尝试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鉴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文学创作的尝试。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作品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鲁迅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讲授3课时
一、知人论世
1.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多种文学体裁。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生活在一个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封建礼教、旧传统依然根深蒂固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鲁迅怀着强烈的救国救民的愿望,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文学来改变国民的精神。他的作品常常以犀利的笔触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唤起人们的觉醒。
2.时代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彷徨》。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虽然对封建礼教、旧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封建思想依然在社会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农村社会尤其受到封建宗法制度和迷信思想的严重束缚。广大劳动妇女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精神上受摧残。《祝福》通过描写祥林嫂这一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人性的压抑和戕害。
3.《祝福》简介
《祝福》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压迫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祥林嫂在祝福之夜凄惨死去,然后再回顾她的一生。这种叙事方式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祝福”既是小说的标题,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小说中,“祝福”这一传统的民俗活动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象征着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对人们的精神统治。
二、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春节祝福习俗的视频,展示热闹、祥和的祝福场景,然后引出问题:“在我们的印象中,祝福是一件充满欢乐和希望的事情。但是,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祝福’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祝福》,去感受那个悲惨而又令人深思的故事。”
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如“寒暄、踌蹰、俨然、雪褥、瑟缩、歆享、牲醴、蹒跚”等,进行读音和释义的讲解。同时,对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词,如“聘礼”的“聘”、“渣滓”的“滓”等,进行书写示范。
3.梳理故事情节
(1)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并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将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
开端(从开头到“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写“我”在鲁镇年终“祝福”时回到故乡,遇到了已经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并听闻了她的死讯。
发展(从“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到“那我可不知道”):通过“我”的回忆,叙述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情景,介绍她的身世和第一次到鲁镇做工的经历。
高潮(从“冬季日短”到“那是怎么一回事呢”):写祥林嫂再次到鲁镇的情景,她的遭遇更加悲惨,精神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结局(从“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到结尾):写“我”在祝福声中感受到了沉重的悲哀,对祥林嫂的死感到无奈和自责。
(2)分析小说的叙事顺序。教师可以提问:“小说采用了什么样的叙事顺序?这种叙事顺序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祥林嫂的死,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渲染了悲剧气氛,为后文揭示主题做铺垫。
4.分析人物关系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绘制人物关系图。主要人物有祥林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4SpaceExplorationReadingandThinking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英语.docx
- Unit5重要知识点归纳-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docx
- Unit2WearedifferentLesson2(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1111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2024).docx
- 5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 Unit1写作指导-鲁教版(五四制)英语六年级下册.docx
- Unit5IloveChinaLesson1(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包身工(一)-教案.docx
- 高三物理试题.docx
- 任务一糖拌西红柿(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劳动技术(人美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