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羊了个羊》,品牌人不用追的热点.docx

《羊了个羊》,品牌人不用追的热点.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羊了个羊》,品牌人不用追的热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追热点成了品牌营销人最紧张的事:明星出轨,追;节日假日,追;国际新闻,追;网络新梗,追;热点事件,追……不是品牌营销人非得追,环顾左右同行做得带劲,回头一看老板盯得又紧,于是,不得不追。

蹭热点这件事本身,是一个运营动作,目的是借助热点引流,是流量思维下的产物。但是,《羊了个羊》这种现象和热点,对于品牌来说,不是一个好标的,追的意义和效仿的价值都不大。因此我不建议花时间在这种信息上。

1.缺少底层意义的现象,对品牌没帮助对于热点,很多人开口闭口现象

级。莫名其妙火起来的梗,抓住了流量密码的脚本,踩中了某些条件反射的小把戏……但这些现象的背后,有一个统一的特点:缺乏意义。

如果一个现象本身就缺乏意义,那么它就很难再赋能给另外一个品牌。我举个例子,就像品牌可以寻找知名艺术家、明星甚至企业家代言,但很少有品牌会寻找一个因梗而火的网红代言。品牌想要找人代言或者蹭一波流量,一定是从底层意义和价值的角度出发考虑的,而不仅仅是从关注度的角度考虑。

被计算或者误打误撞出来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它自身的品牌尚且无法留下,蹭这些现象更是没有多大意义,劳民还伤财。

这就是为什么好不容易撞上一个现象,过去还能觉得我出名了,出名也不错。但是今天的现象越来越不值钱,不仅持续时间短,传播半径也很短,所以品牌不能依赖现象。

那品牌依靠的是什么呢?其实是潮流,甚至是能够影响这一代人的某些发展趋势,这才是品牌的重点。比如像iPhone、特斯拉这样的产品,甚至是饮料行业的无糖饮料,它们是能够影响一代人生活习惯的,是一个趋势,持续耕耘,会带来一个心智上的认知。

2.运营出瞬间流量,不是品牌的目的

《羊了个羊》这款游戏,跟很多MCN公司推IP的逻辑是一样的:研究透各种各样的平台规则和人们关注的某个兴奋点,然后反向定制一个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东西。“按需定制”和“赛马”是核心逻辑,这个逻辑的目的是什么?是瞬间出名。但这一波瞬间流量,并不能形成品牌,反而会反噬品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前提是酒一定要香,而不是一边在巷子口喊叫,一边试图提高酒的品质,基本上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一旦路过巷子的人流量变大的时候,它马上就会变成5A级旅游景点的摊位,铁打的摊位、流水的游客。回忆一下,你在那些网红古镇买过的东西,有几个是真的“酒香”的东西?

人是有惰性的,有了现成的流量,就没人愿意去苦哈哈地琢磨产品了。这么说,倒也不是否定流量和关注力的价值,因为关注就意味着有机会去跟所有人喊话,有机会比同样是80分的产品获得更多的好处,这就是关注力的价值。但我们要知道主要矛盾永远是产品,而不是设计出来的流量机制。如果没有产品这个扎实的80分的核心,流量机制越成熟,隐患就会越大。

做品牌的核心目的是帮助企业梳理和发现产品的底层哲学,发现和用户紧密连接的意义,并且在过程中用各种话术表达清楚,协助沟通。其主轴在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外物的关系”,而不在外物。太多地去研究流量机制,把精力花在各种流量密码上,蹭没有底层意义的瞬间流量,不应该是企业品牌的工作。

3.领导的焦虑和打工人的无奈中间,品牌需要耐住寂寞

最近,网上疯转着各种《羊了个羊》的流量密码、套路拆解文章。不难猜出,一定会有老板和品牌人铆足了劲,感受到流量似乎又回来了。焦虑的领导和无奈的打工人,大家到底该如何更坚定地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品牌上?其实不被干扰也是一种能力。在流量增长遇到瓶颈的时候,大家都开始正襟危坐地说我也要开始做品牌了,我要好好地生产东西了。这时,突然来了个《羊了个羊》,他们顿时就坐不住了,说:“你看,还是有流量的,追啊同志们,那里还是有流量的!”结果前功尽弃了。

这时可能有人会说,道理我都懂,但是能不能先做出来一个现象再说?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我们要反思一下:也許道理还没搞懂。

1.不要焦虑

人家现在拿钱去买房,你看见了,那你知道人家之前做了多少失败的游戏,才能有一个今天这样的机会?如果真是拼“流量密码”,我们也应该知道“过往的寂寞坚持”以及“运气”的重要性。

2.现象不可复制

《羊了个羊》目前还是一个现象,在我看来它不是一个品牌或者是一个潮流,这个现象很快就会被别的东西取代。也有可能这是一个创作永不枯竭的创作者,他会出“猪了个猪”“狗了个狗”,会做很多现象级产品,但是这个对他的系统性创作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3.永远围绕着“你的品牌是什么”这个中心

回到自己的品牌,你的品牌想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有流量都要围绕着你的品牌核心运转的,不管什么平台什么逻辑,研究它们是为了自己的品牌,品牌才是一切流量运转的核心,千万不要因为流量而流量,因为平台而平台,那就本末倒置了。很多平台上的流量账号,其实仍然是有流量没品牌,不长久的。对于流量现象,有时候我们大可不必特别激动。追热点也是有人力、

文档评论(0)

ZC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