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docxVIP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青岛博物馆研学。志愿讲解员小语同学准备了以下三则讲解词。

【材料一】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和现代的桥梁,我国的各大博物馆里馆藏着数以万计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着栩栩如生的历史故事,其本身也蕴(yùn)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每到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参观博物馆已然成为人们提升自我修养,拓宽认知边界的有效途径。

【材料二】

2024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5用年,青岛市博物馆与北京大学校史馆联合举办了“五月的风——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展”,共展出文物90余件套,历史照片200余张。这些展品镌(juàn)刻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引人驻足深思。主办方表示希望借此展览追忆五四光辉历史,弘扬五四精神,彰(zhāng)显时代担当,激励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还我青岛”的口号振聋发聩。从那时起,无数的怀有炽(chì)热之心的青年英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前仆后继,才换来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如今五四时期的呐喊声虽然早已销逝,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蕴(yùn)含 B.镌(juàn)刻

C.彰(zhang)显 D.炽(chì)热

2.文段中划线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驻足 B.弘扬 C.不懈奋斗 D.销逝

3.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栩栩如生 B.纷至沓来 C.振聋发聩 D.前仆后继

4.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帮小语同学拟定本次研学主题:

5.小语同学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两张宣传海报,希望同学们传承五四精神,积极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你认为哪一张更适合,请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句子摘自同学们的研学随笔,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进博物馆,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B.倾听文物背后的故事,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C.在研学活动中,我们重温红色故事,获得了精神的滋养。

D.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五四精神的传承,更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念。

7.班级策划“跟着书本去旅行”活动,请将节目单中的诗文补充完整。

随苏轼同游密州“①,何似在人间。”东坡超然问明月,难舍密州人间秋。

与杜甫共登泰山

“②,一览众山小”少年理想远大,誓登泰山之巅。

和王维出使边塞“③,④。”浩瀚沙漠青烟劲,无尽黄河夕阳暖。

湖心亭赏雪“⑤,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地银装素裹,最美杭州西湖。

零丁洋遣怀“人生自古谁无死,⑥。”舍生取义青云志,浩然正气千古留。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①悠悠野兴②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③,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④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②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③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④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8.下列诗句与“何事吟馀忽惘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D.羌管悠悠箱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本诗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巧妙地体现了“有声”与“无语”两种美妙的意境,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文式思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考试资料,一手资源,亲自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