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2025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3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甲:《哪吒》这个动画系列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反抗精神,但哪吒的反抗精神不完全是动画改编的时候赋予的。哪吒在原著以及历年来的各个版本动画或影视剧里,原本就有反抗属性,这种反抗性可以说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叛逆者无法企及的巅峰。现在饺子导演拍的《哪吒》和之前这些版本中哪吒的反叛形象区别是很大的。
乙:在不同的哪吒故事版本里,反抗的表现形式也并不一样。我见过抗争最激烈的是1979年版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面对龙王水淹陈塘关的胁迫,李靖一味懦弱退让,哪吒却只身迎战,勇斗暴虐的龙王,以拔剑自刎换取百姓生存的机会。电影画面风雨交加、雷电轰鸣,哪吒对天指剑,英雄末路,显得悲壮而崇高。
甲:其实早期电影中的哪吒形象大多还是遵循原著表达的,但新时期的创作者们显然更乐于选择颠覆式的改写。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再遵循天命的规范,发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李靖被刻画成非常注重亲子关系的父亲,选择和儿子一起对抗天命。这显示了“哪吒”电影改编中“弑父”母题的新走向。
乙:《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反抗属性被定义为打破成见,做自己的英雄,“我命由我不由天”,也就是改变命运。但最核心的剔除骨肉还给父母,变成了舐犊情深,父慈子孝。非但不反,还表达了最大的爱。作为一部春节档合家欢的电影,这样改编的用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甲:我想到了饺子导演之前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说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是糟粕,一定要去掉。他说如果把这样一个未成年人自残自杀的场面拍出来,就是反人类。我对他这个观念不敢苟同。我能接受他说合家欢电影太残忍的画面不能用,但文学也好,艺术也好,不是只有合家欢一个标准的。
(选自某音频谈话节目文字版)
材料二
①“弑父”母题在文艺作品中常常出现。这里的“父亲”不仅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个体,也是社会文化学意义上的形象。他们是家庭和社会中的精神领导者、权力掌握者、制度维护者和命运决定者。不同时代的创作者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塑造,将其作为重要的能指符号,记录着文化心理的共振与嬗变。
②关于哪吒“弑父”的原因,《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西游记》中描述道:“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所以,死而复生的哪吒要杀李靖是报剔骨之仇。相比之下,《封神演义》给了哪吒“弑父”更充分的理由。哪吒为救父母免于天庭责难,主动承担过错,析肉剔骨。但他的父亲李靖却对哪吒的过失耿耿于怀,他毁其塑像,烧其行宫,差点断送了哪吒的再生之愿,这才激起哪吒对李靖的恨,意欲杀之。事实上,无论哪一种原因,哪吒“弑父”的行为都发自于主体内心的恨意。在儒家伦理主导的传统语境下,哪吒这一少年形象以反叛礼法秩序、挑战神权体系的行为,展现出迥异于主流价值观的独特性。这种通过自我毁灭挣脱伦理枷锁的极端叙事,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市民阶层对传统伦理思想的质疑。
③在“弑父”的结局上,《封神演义》也与《西游记》明显不同。《西游记》是“以和为尚”,伦常问题让位给佛教义理,《封神演义》则不然。当哪吒死而复生之后,他与李靖在血缘关系上的父子关系正式结束,太乙真人及其背后的天庭名正言顺地成了哪吒象征意义上的“父”。但耐人寻味的是,天庭并未彻底剥夺李靖的世俗权威,反而赐予他玲珑宝塔降服哪吒。在这场情理与伦理的生死博弈中,哪吒最终成为一个在武力胁迫下失败的英雄。这种对父权的终极妥协,暴露出在宗法网络中个体反抗的困境。
1.以下对材料二中“能指符号”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文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往往是一些典型人物。
B.文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C.文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绝大部分都一成不变。
D.文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
2.小徐同学梳理了材料一的谈话内容,以下结论符合原意的一项是(______)
A.从历代版本的哪吒故事中可以看出反抗精神的传承与演变。
B.1979年版动画电影塑造了有史以来最打动人心的哪吒形象。
C.创作者对哪吒故事颠覆式的改写,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水准。
D.从对原著的遵循到删改,体现了创作者对突破成见的追求。
3.能够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做出的一项推断是(______)
A.文艺作品的生命力与其是否体现反抗精神有关。
B.儒家伦理主导下的社会就会产生极端的叛逆者。
C.对经典作品的改编与迭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D.社会思潮的变迁催生了创作者对经典作品的改编。
4.请结合材料二,对材料一提到的“‘弑父’母题的新走向”加以阐释。
5.材料一中,两位对话者对饺子导演的改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北京市房山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北京市丰台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北京市延庆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广西示范性高中高考语文调研试卷(2月份)(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河北省保定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