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体温的知识点PPT小结.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体温的知识点PPT小结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正常体温与异常体温

01

体温护理的重要性

03

体温的测量与记录

04

体温护理的策略与技巧

05

体温护理的注意事项

06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体温护理的重要性

体温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

代谢

体温是体内代谢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代谢。

02

04

03

01

免疫功能

体温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生成和功能,从而影响人体的免疫力。

血液循环

体温的调节能够影响血液的流动和分布,对血液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神经系统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神经功能障碍。

体温异常的危害

发热

体温过高会导致酶活性降低、细胞受损,甚至引发抽搐、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

低体温

体温过低会导致酶活性下降、血液循环减慢,影响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

体温波动

体温的剧烈波动会破坏身体的内环境稳定,影响各系统的协调运作。

体温护理的必要性

预防体温异常

通过合理的体温护理措施,能够预防体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缓解病情

提高舒适度

对于已经出现发热或低体温的患者,采取恰当的体温护理措施能够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适宜的体温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身体的健康。

1

2

3

02

正常体温与异常体温

部位差异

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有所不同,但常用的测量部位为口腔、腋下和肛门。

正常体温的范围

正常波动

正常人的体温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通常口腔温度为36.3-37.2℃,腋下温度为36.0-37.0℃,肛门温度为36.5-37.5℃。

个体差异

不同人的体温也会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发热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是身体对疾病的一种常见反应。

低体温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常见于寒冷环境、某些药物反应或身体虚弱的病人。

体温异常的常见类型

感染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导致体温升高。

炎症

身体各部位的炎症都可能引起体温升高,如肺炎、扁桃体炎等。

药物反应

某些药物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异常。

神经调节失常

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常,引起体温异常。

体温异常的原因分析

03

体温的测量与记录

体温测量的常用方法

口腔测温

将消毒后的体温计头端置于患者舌下,让其紧闭口唇,测量3分钟后读数。

腋下测温

将体温计头端置于患者腋窝深处,让其夹紧上臂,测量5-10分钟后读数。

直肠测温

将体温计头端涂抹润滑油后插入患者直肠内,深度约3-4厘米,测量3分钟后读数。

体温测量的注意事项

测量前准备

确保体温计的准确性,检查有无破损或水银泄漏,并确保测量部位无汗液、炎症等影响因素。

测量时注意事项

特殊患者测量

不同测量部位所需时间不同,应按要求时间进行测量;避免在患者情绪激动、运动或进食后立即测量,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对于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等无法配合的患者,应采用直肠测温或腋下测温等更为安全的方法。

1

2

3

记录内容

可采用表格形式进行记录,以便于查看和比较;对于异常体温,应特别标记并注明原因。

记录方法

记录意义

体温记录是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为护理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应准确记录测量的体温数值、测量部位、测量时间以及患者的基本信息。

体温记录的规范与意义

04

体温护理的策略与技巧

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如口服退烧药、注射退烧针等。

药物降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温,但避免直接吹风。

通风换气

01

02

03

04

采用温水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温方法,降低体温。

物理降温

鼓励患者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补充水分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采取加盖棉被、穿厚衣服等保暖措施,提高体温。

保暖措施

体温过低的护理措施

将室温调高至适宜范围,避免过低。

调整室温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密切观察

可通过热水袋、电热毯等加温设备提高体温。

热水袋等加温

监测体温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休息与饮食

让患者充分休息,鼓励多喝水,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心理护理

发热可能引起患者不适和焦虑,需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情绪。

配合治疗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发热患者的护理要点

05

体温护理的注意事项

环境温度的控制

保持适宜的室温

确保患者所处环境的温度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患者体温造成影响。

调整环境湿度

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助于患者散热和防止脱水,通常建议湿度在50%-60%之间。

避免冷风直吹

避免让患者直接暴露在冷风或空调风口下,以免受凉。

患者衣物的调节

穿着适当衣物

根据患者体温和外界温度,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衣物,避免过多或过少

文档评论(0)

133****73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