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缩量时代,营销的三大方向和五种方法
电商流量见顶了,平台推动的“互联网+”,随着阿里出售线下实体的传言,互联网巨头渐失话语权。
品牌商跟着平台走,失去了方向。那么是不是应该自己找方向呢?
当前,营销有三大方向和五种方法。
正确的时代判断非常重要。任何个人、企业,不能逆时代而行。对于时代,我有两个基本判断:
一是缩量时代。
传统营销时代是增量时代,只要有增量,多少能抢一点点,日子还是不错的。
电商的爆发,恰逢进入存量时代。传统企业受电商和存量的双重影响,日子难过。甚至有误判,把失去增量归罪于电商。其实,即使没有电商,增量也没有了。两者不过是在时间上恰好重叠而已。
最近我提出的缩量时代,受到很多人认可。有不少人认为缩量是因为收入下降,而我认为恰恰相反,因为在收入增长的过程中,有一个消费过量时代。这里说的消费过量,是指消费超过了身体的正常承受能力。消费量不足,营养不良,会得病;消费量过量,营养过剩,同样会得病。比如“三高”疾病。缩量不过是纠偏矫正。差别在于,如果销量下降是受收入影响,那么收入恢复后销量还会增长;如果是过量后的回调,那么缩量是不可恢复的。
二是线上线下融合时代。
必须认清的现实是:现在有纯线上(封闭的平台),但无纯线下。互联网和社群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已经渗透商业的方方面面。离开互联网谈营销已经不可能。一个融合时代正在来临。
我觉得,目前的环境已经高度确定。不确定是最大的误差。
基于前面的两个时代判断,我认为目前的营销有三大方向:
方向一:2B提效率
增量时代,增量第一。费用高一点,效率低一点,无所谓。毕竟,增量摊薄成本,花大代价提效率,效果更好。
缩量时代,增量没有了,必须提效率、降费用。这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那么,2B包括哪些方面呢?厂家到经销商再到零售商,都是2B,即F2B2b。
2B提效率,有哪些措施呢?目前来看,大致有三大措施:一是2B数字化,二是供应链革命,三是渠道平台化(平台型经销商)。
方向二:2C推新推高
缩量时代,并不是每家企业都在缩量。有些在缩量,还有些在增量;低端在缩量,高端在增量;一家巨头的增量,可能是多家长尾企业的缩量乃至消失。
传统渠道的触点是b端(零售商),方法是深度分销。现在的增量源于“三新一高”:新品牌、新市场、新产品,高端产品。如果只是深度分销已经无力,保持存量就很难。“三新一高”的推广,势必触达C端。
触达C端的方向,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数字化,二是bC一体化。
方向三:轻度深分
轻度深分也是深度分销。如果说现在是轻度深分,那么以前的深度分销就是重度深分。
是的,传统的深度分销确定是重度深分,投入巨大的人力和仓配资源,只有行业龙头企业才搞得起。新兴品牌、线上品牌进入线下,根本搞不起重度深分,因此只有选择新的深分模式。
目前,我已经发现“四无”(无车辆、无仓库、无货品、无资金)模式的轻度深分模式,后面将阐述。
根据三大营销方向,可总结出五种营销方法:供应链革命、渠道平台化、渠道数字化、bC一体化、轻度深分。接下来分别阐述。
要占领中国700万家零售终端以及800万家餐饮终端,多层次深度分销是最优选择。否则,就诞生不了中国的行业巨头。中国快消品行业巨头,无一不是深度分销的优等生。而跨国品牌如可口可乐、宝洁,在深度分销上也是出类拔萃。
但深度分销的效率低也很明显。一是经销商小型化,且以县级代理为主,规模不经济;二是经销商小而全,商流、物流一体,效率低;三是品牌商深度嵌入,经销商没有完全的自主权。
当零售业进入硬折扣时代时,深度分销的弊端就出来了,多一个环境,就多一块费用,就影响一点效率。于是,以缩短渠道为特征的供应链革命,就成为必需。
供应链革命,既是商流革命,也是物流革命。
商流革命,需要砍掉渠道环节。打通厂商,品牌商直达零售商。有的零售商甚至搞自有品牌,绕过品牌商。
物流革命,现在有的企业可以做到直达用户,比如美的“送装一体”,经销商和零售商不碰货,直接F2C;快消品直达终端,经销商不碰货,仓干配一体,一盘货F2b。
供应链革命的主导者是零售商,品牌商只是顺势而为。但品牌商也有巨大的机会。特别是自有品牌的出现,势必压缩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零售商也会缩减SKU(最小库存单位),但同时也会诞生国民大单品。因为越是压缩SKU,上架的SKU的销量就越大。
目前,经销商的困难比品牌更大。电商分流了市场份额,供应链革命还会分流部分份额。本来就是小型化的经销商,如何自救?
答案是:做平台型经销商。
平台型经销商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通过B2b获取零售商订单;第二,部分品牌一级代理;第三,全品类二级代理;第四,第三方集成配送。
我认为,平台型经销商会沿着下列方向演进:
第一步,品类经销商(休闲品类、调味品品类、日货品类)、区域龙头经销商、区域B2B平台,迅速在区域崛起。
第二步,知名品牌快速向平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