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八年级古诗古文复习八下:第10篇《桃花源记》第11篇《小石潭记》第12篇《北冥有鱼》第13篇《虽有嘉肴》第14篇《马说》八下:第22首《关雎》第23首《蒹葭》第24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25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26首《卖炭翁》
中考必考古文复习第十三篇(八下)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虽有嘉(jiā)肴(yáo),弗(fú)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áng)也。故曰:教学相长(zhǎnɡ)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考情分析:1.古诗文默写2020年:(2)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2.文言文阅读10年未考
复习目标:1、背诵全文,要求正确、准确默写。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解释及句子的翻译(重点);3、梳理本文论证思路。4、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完成目标一:自由背诵全文要求:1.大声背诵:肆无忌惮,旁若无人。2.五分钟后,会背的,请坐。
虽有嘉肴虽有嘉(jiā)肴(yáo),弗(fú)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áng)也。故曰:教学相长(zhǎnɡ)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完成目标二: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子翻译要求:1.记诵时,心专身正;2.边读边圈重点词语解释和重点句子翻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完成目标二: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子翻译①[旨]味美。②[至道]最好的道理。③[困]困惑。④[自反]自我反思。⑤[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⑥[学(xiào)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重点词语强化:1)虽有嘉肴,弗食2)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4)教然后知困5)然后能自反也6)然后能自强也7)故曰:教学相长也8)学学半9)其此之谓乎!虽然吃味美最好的道理困惑自我反思自我勉励因此/所以教与学是互相推动的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表推测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即“教”和“学”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二者相辅相成。完成目标三:梳理论证思路
本文的论证思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首先,运用类比的方法,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引出本文教与学的话题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然后,论述教和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最后,引用《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完成目标三:梳理论证思路
如何理解“教学相长”这一观点?(注意: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与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并不是一个概念。)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比如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激发教师的思维,使他对问题认识更深入;学生提出的某个疑问,可能也正是教师自己理解上的难点;等等。但无论哪一种“教学相长”,都是一种辩证的观点,值得肯定。
本文语言特色这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举例分析。“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第一组,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引出话题;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论证“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第三组,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关系。这种句式,两相対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完成目标四:体会语言特色
复习检测:检测内容:做相关习题限时:7分钟批改:自批分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