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十届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模拟考试历史 含解析.docx

湖北省第十届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模拟考试历史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6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

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

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左传》记载,鲁国大夫众仲提醒鲁隐公“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随国大夫季梁劝谏随侯“所

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这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

A.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B.提倡崇德尚贤厚植家国情怀

C.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D.主张“和而不同”的处事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

材料可知,鲁国大夫众仲强调以德安抚民众而非用暴力,随国大夫提出君主应“利民”,体现了对民众利

益的重视,两则材料均强调统治者应关注民生、以民为本,C项正确;材料中季梁仍提到“信于神”,说明

未完全否定天命权威,仍保留对神明的敬畏,因此不能视为摒弃天命,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崇尚贤能,

且重点强调对民,而非爱国主义,排除B项;“和而不同“强调包容差异,这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故选C项。

2.东汉时期,民间立碑之风大盛,故吏和门生各自为府主或业师立碑,地方豪族则参加长吏的立碑活动,

所立碑刻包括纪事碑、功德碑、墓碑等。魏晋时期,国家推行碑禁政策,禁止“门生、故吏这样的非血缘

性政治团体不经朝廷批准擅自立碑”。这一变化反映了()

A.传统社会秩序遭到破坏B.统治者意图加强集权C.士族专权态势日益显现D.地方豪强势力已消解

【答案】B

第1页/共15页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故吏和门生各自为府主或业师立碑,能够突破身份和地域界限共同刊石纪念主

人,地方豪族为维护本地及个人利益,参加长吏的立碑活动,长吏亦有反馈,世族的门生、故吏借助其人

际网络以立碑来宣扬主人名望,立碑活动巩固了以豪族为中心的各类社会关系,门生、故吏通过碑刻题名,

表达政治旨趣,超越同僚、同学关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生态,所以东汉时期通过立碑活动构建的人际网

络,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集权力量,而魏晋时期,对这些行为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民间影响集权的

行为,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传统社会秩序是中央控制地方,魏晋的限制行为加强了中央集权,“遭到

破坏”说法错误,排除A项;魏晋政府打击擅自立碑行为,冲击了世家大族影响政治的局面,利于中央集权

的加强,排除C项;结合所学,魏晋时期,门阀政治依靠九品中正制得以发展,“已消解”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故选B项。

3.唐代宗(726-779年)中后期,朝廷下令要求在当地住满一年以上且拥有土地的人必须落籍,并将赋税

标准划分为九等,“其诸色浮客及权时寄住户等,无问有官无官,各所在为两等收税。”这一政策的出台主

要基于()

A.财政收入受时局影响B.商品经济持续发展C.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宗中后期(中

国)。据题干“朝廷下令要求在当地住满一年以上且拥有土地的人必须落籍,并将赋税标准划分为九等”,

并结合所学知识,唐代宗时期,安史之乱刚结束,国家财政收入因战乱受到极大影响,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政府需要将更多的人纳入户籍管理以便征税,所以这一政策出台主要是基于财政收入受时局影响,A项正确;

商品经济持续发展与政府按土地和人丁征税的政策调整关系不大,排除B项;土地兼并之风盛行是均田制

遭到破坏的原因之一,而题干政策是为了应对财政问题,并非主要针对土地兼并,排除C项;治国理念渐

趋务实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说法,没有具体指出与财政收入这一主要目的的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

4.北宋朝廷规定,地方诸州听狱之限为大事四十日,中事二十日,小事十日,有“不须追捕而易决者”,

不得超过三日;监司官员被命差出,必须严格按照时限启程,“辄推避及为申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