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必威体育官网网址★启用前
赤峰市高三年级3·20模拟考试试题
生物学
2025.3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盗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肝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吸收低密度脂蛋白的过程不涉及的是()
A.ATP的水解 B.受体蛋白识别
C.载体蛋白协助 D.细胞膜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分子的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来进出细胞,大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内吞和外排来完成的;被动运输的动力来自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主动运输的动力来自ATP;胞吞和胞吐进行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胞吞和胞吐与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肝细胞是通过胞吞的形式吸收低密度脂蛋白的。胞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此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识别,需要消耗细胞产生的ATP,有ATP的水解,但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近年发现新型脂质分子一“溶酶体膜蛋白关联脂质”(LPAL),可调节溶酶体的酸性环境。LPAL分子部分镶嵌在溶酶体膜内,部分暴露于膜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PAL的组成元素与蛋白质的相同
B.LIPAL的合成场所位于细胞内的核糖体
C.LPAL分子决定了溶酶体膜的结构特点
D.LPAL可改变溶酶体的pH影响相关酶活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产生的一种重要细胞器,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详解】A、“溶酶体膜蛋白关联脂质”(LPAL)应是磷脂的一种,含有P元素,而蛋白质不含P,A错误;
B、LIPAL为脂质,合成场所在内质网,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错误;
C、LPAL分子与蛋白质分子共同决定了溶酶体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C错误;
D、LPAL可调节溶酶体的酸性环境,改变溶酶体的pH影响相关酶活性,D正确。
故选D。
3.关于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端粒受损可能会抑制细胞衰老
B.记忆细胞如果没有再次接触相同抗原会凋亡
C.原癌基因的突变或过量表达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D.衰老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染色质收缩
【答案】A
【解析】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端粒学说认为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都会缩短一截,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故染色体端粒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A错误;
B、记忆细胞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若没有再次接触相同抗原会逐渐发生凋亡,B正确;
C、原癌基因表达的产物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若原癌基因的突变或过量表达可能导致细胞癌变,C正确;
D、衰老细胞具有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染色质收缩,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等特点,D正确。
故选A。
4.“玉米一大豆”轮作是我国北方常见的种植模式,收获玉米后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第二年种大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轮作模式可能减少人类的生态足迹
B.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增加了碳储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碳在“玉米一大豆”之间以有机物形式进行循环
D.轮作利于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碳中和也称碳平衡,是指人们通过计算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把这些排放量吸收和抵消掉,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详解】A、“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有可能减少人类的生态足迹,A正确;
B、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使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储存于土壤中,减少了因秸秆燃烧等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红书营销师(初级)认证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pdf
- SHT102-2016排雨水明沟及盖板.pptx VIP
- 2025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带解析(1) .pdf VIP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教版大单元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数据的分析单元解读+单元复习》课件.pptx
- 山东省房建和市政评标专家复审考试试题汇总(17套试题+答案)).docx
- SHT102-2016 排雨水明沟及盖板.pdf VIP
- NY∕T 3041-2016 生物炭基肥料.pdf
- 甘肃省兰州市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河南省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真题试卷附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