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上学期一模
地理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西北地区小麦的高产稳产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降低生态环境风险,西北地区正推进小麦的绿色生产。图1为西北地区四个省份小麦生产资源投入与环境效应雷达图,图2为各省份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四省份总量的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四个省份的小麦种植情况,可知()
A.新疆的水分条件优越 B.山西的灌溉投入最低
C.甘肃的种植面积最大 D.内蒙古单位产量最高
2.为了增加产量和降低生态环境风险,西北地区小麦生产布局应倾斜于()
①山西②甘肃③新疆④内蒙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B2.A
【解析】
【1题详析】
读图可知,新疆灌溉需水量较大,结合新疆气候干旱的特点可知新疆的水分条件差,A错误;山西省的降雨量是四个省份中最大的,灌溉投入最低,B正确;甘肃的种植面积占比约20%多,新疆的种植面积占比约30%多,新疆的种植面积最大,C错误;内蒙古的产量占比和面积占比差不多,所以单位产量不是最高的,D错误。故选B。
【2题详析】
为了降低生态环境风险,西北地区小麦生产应该倾向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与新疆和内蒙古相比,山西省和甘肃省的降雨量大,能量消耗少,土壤碱化低,灌溉用水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少,所以西北地区小麦生产应倾向于山西和甘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滇西北瓦拉亚窟溶洞出露于怒江大峡谷西岸的石灰岩中,洞穴系统总长达27km以上,分为上、中、下三层,此结构与下游38多公里处的怒江三级阶地是同一地质时期的产物。下图示意瓦拉亚窟溶洞分层与怒江河流阶地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最先形成的溶洞及河流阶地分别是()
A.Ⅰ层和T1 B.Ⅰ层和T3
C.Ⅲ层和T1 D.Ⅲ层和T3
4.瓦拉亚窟洞穴系统从形成到出露的过程,表明该区域()
①流水溶蚀明显②地壳间歇抬升③冰川侵蚀强烈④地壳持续下沉⑤流水多次下蚀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答案】3.D4.B
【解析】
【3题详析】
结合所学知识,河流阶地是由地壳间歇性抬升形成的,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旱。图中共有三级阶地,T3阶地位置最高,形成最早。对于溶洞,结合其形成过程可知,雨水最先从地面向地下渗透,因而与地面接近的区域先形成地下溶洞;随着雨水的进一步渗透,更深层的区域逐渐被侵蚀并形成溶洞,因而Ⅲ层为最先形成的溶洞。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故选D。
【4题详析】
结合材料和图片信息,瓦拉亚窟洞穴系统与阶地同时期形成,因而其形成到出露的过程必然也经历了间歇性的地壳抬升,②正确;图中溶洞系统错综复杂,极为深邃,说明其形成过程中受到较为明显的流水溶蚀作用,①正确;而之所以溶洞能不断向下发育且越来越深,是因为流水的下蚀强烈使得河道越来越深邃,溶洞有更大的向下发育空间,⑤正确;冰川侵蚀强烈不会形成溶洞,③错;地壳持续下沉,外力沉积显著,侵蚀减弱,④错。①②⑤组合正确,故选B。
在城乡资源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型乡村聚落在转型中,农业分别与子产业、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融合,然后衍生出生态农业型(a)、园区农业型(b)和休闲农业型(c)三种乡村聚落空间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推动我国农业型乡村聚落转型的主要动力是()
①用地类型调整②城市市场拉力③农业产业融合④城市人口迁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与其他两种模式相比,c空间模式的乡村聚落()
A.多分布在欠发达的山区 B.布局结构呈松散网络状
C.旅游配套用地占比较大 D.居民点对外连通性较弱
【答案】5.C6.C
【解析】
【5题详析】
材料信息表明,我国农业型乡村聚落在转型中,衍生出生态农业型、园区农业型和休闲农业型,这些模式建立与适应城市市场需求(生态产品、旅游服务等)密切相关,因此城市市场拉力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型乡村聚落转型的主要动力,②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我国农业型乡村聚落在转型中,农业分别与子产业、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融合,表明农业产业融合是推动我国农业型乡村聚落转型的主要动力,③符合题意;我国农业型乡村聚落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部分用地类型调整,但是转型的表现,不是转型的动力,①不符合题意;目前阶段,我国处于迅速城市化阶段,在农业型乡村聚落转型过程中很少出现城市人口迁入,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6题详析】
材料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丽水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衢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三锋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