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
一、理论基础和根据
传统节日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对小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它们都是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从小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并能传承与弘扬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一般对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多有了解,对中秋节的习俗也都有过生活体验,但对中秋节有别于其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缺乏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我们更要注重这一部分内容,加强生活化教学,有效利用传统节日来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现实价值。
二、课标根据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中的第9条规定“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而设计。
三、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理解中秋团圆的文化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加深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
学科能力目标:在相互交流中展开学习,在学习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和团圆,通过课前调查、情境体验等,提高对中华民族节日传统文化内涵的感知能力。
四、学情分析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生活在父母身边,没有远离家人,背井离乡的生活体验,特别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古人借月思亲的情怀难以理解。而越来越快捷的现代生
活节奏,也使传统的节日文化日益式微。本课旨在让学生在收集资料、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节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明白中秋团圆之意义,知道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秋天节日及其庆祝方式,激发学生重阳敬老之心,培养与提升探究、交流、分享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中秋节了解不深,只限于知道要吃月饼,对于其他中秋知识知之甚少。针对学生的知识盲点,以及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在讨论交流中了解中秋节的习俗,进一步认识和感知秋天里的节日和习俗。
如今的中秋节,月饼的花样越来越多,月饼的包装越来越考究,但是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失去了家人团聚的机会,失去了共享月饼的时间,很少再有人像古人一样静下心来坐在院子里抬头欣赏圆月,低头品尝月饼。所以,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节日氛围中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是本课最需要突破的难点。
六、教学方法
1.采集生成法。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来自身边亲戚、朋友的各地中秋习俗,让学生在图片和文字的搜集过程中,初步了解各地民族在节日的不同过法,又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自动感知节日的氛围和情感。
2.情境体验法。本课通过“猜谜语知中秋”“品中秋话团圆”“听故事触内心”这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尝一尝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中秋节的传统节日氛围中,从而了解中秋节的习俗,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月饼、贺卡、画纸;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家里过节时的照片。
七、教学流程
板块一:猜谜语知中秋
1.敲锣鼓,猜谜语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敢接受挑战吗?
学生活动1:中队长上台敲打锣鼓,其他学生传接信封,等到锣鼓声停,接到信封的学生展开信封朗读事先放在里面的谜语。
学生活动2:猜中的同学起立回答。师:这些谜底都与什么节日有关?
师: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因为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秋季正中,故名中秋。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拜月节、女儿节等。今天,我们就将一起走进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点击PPT,出示课题:团团圆圆过中秋。
2.读古诗,知习俗
师:关于中秋节,还有很多有名的古诗呢!我们一起听一听。
师: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地有不同的风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各地人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学生活动1:指名解说不常见的过节风俗。
学生活动2:全班交流补充关于各地中秋习俗的资料?
中秋习俗一览表
地方
过节内容
福建
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
广东
中秋拜月
南京
吃月饼
吃桂花鸭
江苏
烧斗香
江西
用稻草烧瓦罐
……
……
教师小结:原来每个地方过中秋节的风俗都是不一样的呀!有的准备了象征团圆的月饼,有的举家赏月,有的点起团圆之灯,海外华人还打鼓过节,真是太热闹
了!
【设计意图】课前搜集来自生活中自己家人或者身边亲戚、朋友的各地过节照片,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关于节日风俗的思考,提高学生收集信息、了解生活的能力。通过交流分享,使学生比较详细地了解各地的过节习俗,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兴趣。
板块二品中秋话团圆
1.情境导入回忆过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