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
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污
水资源化利用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污水再生利
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
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落实《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
用指导意见》,做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制
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
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
发展,落实污水资源化利用有关要求,在典型地区选择基础
条件较好的城市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形成先进适用成
熟的再生水利用配置模式,为其他地区提高再生水利用配置
水平提供经验借鉴。
(二)基本原则
节水优先、统筹推进。坚持节水优先,秉持“节水即治污”
的理念,统筹水环境治理与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水资源循
环高效利用,推动实现绿色发展。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试点城市
水资源供需状况、发展水平、基础条件、利用成本等因素,
合理确定试点目标、任务和措施,实行优水优用、按用定质、
按质定管。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完善污水再生利用基础设施条件,
制定出台促进再生水生产和利用的财税、金融、价格政策,
让相关市场主体有盈利空间,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
用。
科学管理、安全利用。建立健全再生水管理体制机制,
构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开展水质监测预警,加强监
督执法与应急处置,切实保障安全利用。
(三)试点范围
以缺水地区、水环境敏感地区、水生态脆弱地区为重点,
选择典型代表性强、再生水利用配置基础好、再生水需求量
大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试点。
(四)试点目标
“十四五”期间,试点城市以加强再生水利用规划布局和
配置管理为重点,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目标、创新配置方式、
拓展配置领域、完善产输设施,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政策,大
幅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缺水地区试点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
35%以上,京津冀地区试点城市达到45%以上,其他地区试
点城市达到25%以上。
到2025年,在再生水规划、配置、利用、产输、激励
等方面形成一批效果好、能持续、可推广的先进模式和典型
案例。
二、试点内容
试点城市应编制再生水利用配置实施方案,根据以下内
容,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具体试点内容,有所侧重地开展试点
工作。
(一)优化再生水利用规划布局。在流域和区域水资源
综合规划中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配置体系,
在相关涉水规划中明确再生水利用要求,与国土空间规划协
调一致。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试点城市水资源禀赋、水环
境承载能力、发展需求等,按照就近利用、优水优用、分质
用水的思路,合理规划再生水利用方式与规模,科学确定再
生水生产输配设施布局,构建水质安全、稳定可靠的再生水
输配系统。
(二)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管理。制(修)订相关法规、
标准与规范性文件,明确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中再生水等
非常规水源最低利用量目标。规划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时,充分论证再生水利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出再生水利
用配置方案。建设项目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
的,不得批准新增取水许可。核定下达年度用水计划时,对
具备利用条件的用水户,明确再生水最低利用量指标;对按
计划应当使用而未使用或使用量未达到要求的用水户,核减
其下一年度的常规水源计划用水指标。将再生水纳入城市供
水体系。加大再生水利用率在节水相关考核中的指标权重。
完善再生水水量与水质的调查监测统计体系,加强数据审核
与运用。严格执行现行不同用途再生水水质国家标准,强化
再生水生产、输配、利用全过程水质达标监测预警与应急处
置,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再生水安全利用。
(三)扩大再生水利用领域和规模。按照不同用途水质
要求,统筹将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生态环境、
农业灌溉等领域。将再生水作为工业园区生产用水的重要水
源,在火电、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
创建一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园区。通过布设再生
水取水点、绿化喷头等取用设施和配备运水车等方式,加大
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等市政杂
用领域再生水利用力度。在满足再生水水质要求条件下,扩
大再生水用于河湖湿地生态补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