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VIP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2024-2025学年度高中历史教学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

界文化中的“中国”。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

的人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接触与交换,或迎或拒,

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些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

“自己”和“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许倬云《万古江河》;;

目录

CONTENTS

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世界大同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

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便是第二次。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一种外来文化传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往往一方面需要适应原有文化的某些

要求而有所变形;另一方面也会使原有文化因受外来文化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因此,在两种不同传统的文化相遇过程中,文化的发展有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

——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

问题思考佛教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兴盛?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集·蒿里行》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列传·阮籍》

佛教的幻想能力、迷人的方法都比传统的中国儒道学说高超得多。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

“苦”的,即“苦海无边”。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槃”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把佛教视为控制民心,稳定社会,拉拢汉族地主阶级的法宝。——叶洵灶《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

归纳总结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

国文化的一部分

宋明理学;

佛教的中国化,是文化的移植,是一个外来

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吸收、磨合的连续的过程。

中华文化不但没有被佛教“征服”,反而彻底同化了外来宗教,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极具包容性。

——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

“现在许多国人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

的一部分……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赵朴初;

②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绘画,

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西学东渐

(两个阶段)

明末清初转型的时代

西学东来晚清(近代以来)

未构成实质性的威胁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

第一阶段明清之际:①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②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第二阶段—19世纪中叶:①林则徐和魏源等,主张学习西方,魏源进一步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②设京师同文馆;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

第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①资产阶级维新派,效仿西方君主立宪制,推动了维新运

动的展开。②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第四阶段——20世纪早期:①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西学东渐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巴黎和会;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两次西学东渐的区别,并分析其与时代背景的联系。

材料一在明末的西学东渐中,传教士利玛窦占据核心地位,此人适应中国文化的传教策略,使得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可能。同时留下了一系列科学著作,如《山海舆地全图》《几何原本》,在科学传播方面,西洋历法是利氏等人赖以在中国立足的重要工具,借助于传教士而得以传播的西学,可以说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和平平等的西学东渐。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学再度开始进入中国。这一次,政府官员开始出使、考察,翻译机构的设立促使大量西学书籍的出版,新式学堂聘用大量外籍教员,并且开始派遣留学生。另外,这一时期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政治制度……总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所有组成部分,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并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的不同层次全面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与精神内核。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区别

①渠道:明清之际:传教士;19世纪中叶:新式学堂、翻译机构、外籍教员、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向阳暖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