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议学情境:《典籍里的中国》简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论语》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义田记》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3)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包容性);;;;;比较“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思考:结合视频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高二某班的同学们正在举行“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主题班会,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
学生甲: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未来。所以,毛主席早就告诫我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学生乙: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学生丙: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稿中经常引经据典。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治国理政中大有可为,有助于提高我们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学生丁: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和为贵”,不但是处理人际???系的大智慧,更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道义准则,已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高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就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稿中经常引经据典。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治国理政中大有可为,有助于提高我们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①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1.“岁朝图”原是文人雅士为祈福新年而以鲜花、果蔬等为素材创作的绘画作品。到了近代,齐白石等绘画大师将“岁朝图”生活化、世俗化,他的“岁朝图”中寓意吉祥富贵的牡丹花绽放,鞭炮、红灯笼、酒杯等“俗物”汇聚,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年画”。人们喜欢齐白石“岁朝图”,是因为该作品()
①充满民俗特色,展现传统节日的欢庆氛围
②贴近民众生活,承载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③反映作者理想,解构节日文化的传统内涵
④恪守传统风格,再现传统文化的清雅意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近期,北京调整了千余处公交车站名称,其中多处恢复了历史悠久的老地名。如“祈年大街北口”站改为“打磨厂”站,“龙潭路西口”站改为“东四块玉”站,“东花市大街”站改为“铁辘轳把”站……老地名的恢复留住了一份念想。公交站“唤回”老地名()
A.是对市民文化需求的表达,说明文化根源于人们的情感需要
B.是对城市历史印记的保留,能彰显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C.是对地名文化意义的挖掘,延续并且增强了公交站的文化生命力
D.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促进,融合了城市发展新理念与民族传统精神
;3.(2022·北京高考真题,7)“你读过的课文中哪一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某论坛的这一话题,吸引了数万人参与讨论。下面是不同年龄的人分享重温课文的感受:重温课文
①可以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丰富精神世界
②获得的是理性认识,有助于实现认识的飞跃
③让历经岁月洗礼的人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
④让不同年龄的人思昔抚今,形成对当下生活的共同认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博物馆考察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 7.1 立足职场有法宝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pptx
-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 7.1+立足职场有法宝+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pptx
-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 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pptx
- 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pptx
-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