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江苏省淮安市协作体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12月22日,北京时间11:27:09,我们迎来冬至时刻。下图为“2000~2030年平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与实际的瞬时地轴倾角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西半球与北京同属一天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
A.15% B.20%
C.25% D.30%
2.黄赤交角实际并非是固定值,影响其短期瞬时变化的因子可能是()
A.火山地震 B.陨石撞击
C.月球引力 D.太阳黑子
3.根据图中平均黄赤交角的变化趋势,2000年至2030年,冬至日()
A.泰州昼长变长 B.北京日落位置更偏南
C.极夜范围变大 D.悉尼的太阳高度变大
【答案】1.A2.C3.A
【解析】
【1题详析】
北京位于东八区,此时北京时间为2023年12月22日11:27:09,西三区时间为12月22日0:27:09。全球同为一天的时间范围是西三区向东到东十二区,即52.5°W向东至180°,西半球的范围是20°W以西、160°E以东,则此时西半球与北京同属一天的地区范围为:52.5°W向东至20°W,160°E以东至180°,共(32.5°+20°)÷360°≈14.58%。故选A。
【2题详析】
读图可以得出黄赤交角短期瞬时变化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火山地震和陨石撞击不具有这样的规律,排除A和B。读图可知,黄赤交角短期瞬时变化周期约为18年,太阳黑子爆发的变化周期为11年,排除D选项。其短期瞬时变化的因子可能是月球引力,故选C。
【3题详析】
图中平均黄赤交角的变化趋势逐渐减小,即2000年至2030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逐渐北移,泰州位于北半球,昼长逐渐变长,A正确。随着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逐渐北移,当天太阳日出日落逐年位置偏北,当天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BC错误。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北移,同一时刻悉尼的太阳高度减小,D错误。故选A。
湖光岩玛珥湖地处广东省湛江市,面积2.3平方千米,最大水深22m,是一个封闭淡水湖,湖水位相对稳定,且保存有完整的湖泊沉积物。如图为“湖光岩玛珥湖位置及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雨水、地下水 B.河流水、积雪融水
C.雨水、河流水 D.积雪融水、地下水
5.该湖水位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季节变化小 B.湖水较深水面大
C.火山岩孔隙发育 D.沉积物厚度稳定
【答案】4.A5.C
【解析】
【4题详析】
湛江市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雨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之一。读图可知,玛珥湖为火山碎屑岩包围,地下水可以透过碎屑岩流入湖泊,成为湖泊的补给水源,A正确;玛珥湖是一个封闭淡水湖,没有河流注入,且湖泊所处纬度低,没有积雪融水,BCD错误。故选A。
【5题详析】
湛江市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A错误;湖泊面积2.3平方千米,并不大,B错误;火山岩孔隙发育,在丰水期储水,枯水期为玛珥湖获得地下水补给创造了条件,因此调节了湖泊水量,使湖水位相对稳定,C正确;沉积物厚度稳定对湖泊水位稳定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海水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指示该地海平面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地质年代 B.地表形态
C.岩石类型 D.岩层走向
7.该地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至少是()
A.1 B.2
C.3 D.4
8.推测该地在侏罗纪时期地理环境为()
A.海陆变迁频繁 B.气候温暖湿润
C.断层广泛发育 D.岩浆活动剧烈
【答案】6.C7.B8.B
【解析】
【6题详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形成的沉积岩类型是有差异的,不同水深的沉积物颗粒等特征也有差异,因此可以根据岩石类型来推测海平面的变化,C正确;地质年代也是通过研究地层来判断的,A错误;地表形态和岩层走向并不能反映海平面的变化,BD错误。故选C。
【7题详析】
读图可知,石炭纪和泥盆纪地层发生过一次明显的弯曲(且弯曲程度一致),推测发生过褶皱;后开始接受沉积,形成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地层,这些地层形成之后岩石又出现了明显弯曲(且弯曲程度一致),因此出现了第二次褶皱。综上所述,该地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至少是2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析】
读右图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吉林省通化市三区九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零模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阶段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高邮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