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4.3泥石流
主讲教师:蒋梦雅
《工程岩土》在线开放课程
一、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系山洪水流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以巨大的速度从沟谷上游奔腾直泻而下,来势凶猛,历时短暂,具有强大破坏力的一种特殊洪流。
我国的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及华北地区。
(一)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方式
泥石流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运出几十万至数百万立方米固体物质和成百上千吨巨石,摧毁前进途中的一切,掩埋村镇、农田,堵塞江河,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其危害方式主要有堵塞、淤埋、堵河阻水、挤压河道,使河床剧烈淤高、冲刷对岸,使山体失稳,淤塞涌洞,掩埋道路,直接危害工程稳定和使用寿命。
1.地形地貌条件: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下游堆积区为地势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
3.水文气象条件:泥石流的水源有强度较大的暴雨、冰川积雪的强烈消融等。
4.人为因素
滥伐乱垦、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水土流失,山坡稳定性破坏,很容易产生泥石流,甚至那些已退缩的泥石流又有重新发展的可能。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它建筑的不合理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等也可能形成泥石流。
2.松散物质条件
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的,一是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二是岩层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地区。
泥石流形成基本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
松散物质条件
水文气象条件
人为因素
(三)泥石流的类型
分类依据
类型
特点
典型照片
物质成分
泥石流
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西藏波密、四川西昌、云南东川和甘肃武都等地区的泥石流,均属于此类。
泥流
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这种泥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
水石流
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是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和玄武岩分布地区常见的类型,如华山、太行山、北京西山等地区分布。
泥石流的分类
物质状态
粘性泥石流
含大量粘性土,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爆发突然持续时间短,破坏力大。
稀性泥石流
水为主要成分,粘土、粉土含量一般小于5%,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泥石流沟的状态
山坡型
沟小流短,沟坡与山坡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流通区,形成区直接与堆积区相连。沉积物棱角尖锐、明显。冲击力大,淤积速度较快,规模较小。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
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
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
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