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时作业(三)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授课提示:对应课时作业5页
(分值:62分)
[基础达标练]
1.(3分)[2024·云南玉溪高一调研]尽管今天所有的中国居民都可以追溯为“中国人”,这个词汇对于前帝国时期却是不恰当的。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这表明秦的统一()
A.促使华夏族形成B.推动了民族交融
C.增强了国家认同D.消除了六国隔阂
解析:据题干可知,在秦统一前,当时居民并未形成“中国人”的意识,“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故选C项;“促使”不符合逻辑,华夏族在春秋时期就已形成,排除A项;“推动了民族交融”不符合题意,民族交融只是国家认同的低级阶段,排除B项;“六国隔阂”不符合题意,秦朝统一后六国不复存在,排除D项。
答案:C
2.(3分)[2024·江苏南京高一检测]据相关学者考证,秦代的直道路线大致如下。由此可知,秦直道()
A.丰富了对民众的管理手段
B.加强了北方地区的边防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形成西南稳固的根据地
解析:据材料“循子午岭山脊西北行……转趋东北,越过黄河,至秦九原郡治九原县(内蒙古包头附近)”可知,直道主要是修筑在北方地区,便利了北方地区的交通,加强了北方地区的边防,故选B项;直道并不是管理民众的手段,排除A项;郡县制的推行,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辖,排除C项;材料中直道主要修筑在北方地区,而非西南,排除D项。
答案:B
3.(3分)[2024·河南焦作高一测试]观察下图。图中所示举措()
A.为实现政治统一创造条件
B.消除了各地的差异与隔阂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便利了经济的交往与发展
解析:据材料“秦朝陶量”“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版”可知,秦朝统一度量衡,使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故选D项;“秦朝陶量”说明此时已经统一,排除A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秦朝在地方上设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
答案:D
4.(3分)[2024·安徽芜湖高一检测]秦始皇于今云南、贵州地区修“五尺道”,又于今内蒙古、山西和陕西境内修建直道。其共同目的是()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促进边疆经济发展
C.消除六国政治影响D.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解析:据材料可知,秦始皇修建“五尺道”和直道,更容易将军队调遣到各个地方,从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这些道路的建设虽然可以带动一定的经济发展,但并非主要目的,排除B项;尽管修道有助于打破各地的地域隔阂,加强国家认同,消除六国政治影响,但并非主要目的,排除C项;修建直道和五尺道更多是为了方便统治和军事需求,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无关,排除D项。
答案:A
5.(3分)[2024·福建龙岩高一调研]如图所示的里耶秦简户籍簿记载了秦朝一户的户籍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身份等信息。这反映出秦朝()
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A.户籍制度非常完备B.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
C.社会等级分化严重D.重农抑商政策执行严格
解析:据材料“秦朝一户的户籍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身份等信息”可知,秦朝对人口的控制非常严密,说明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故选B项;据材料“秦朝一户的户籍档案”可知,仅以一户的户籍档案不能说明户籍制度非常完备,排除A项;社会等级分化严重需要财产和社会地位的信息进行说明,这与题中户籍制度的信息不符,排除C项;秦朝以法治国、重农抑商,但题中只有户籍信息,并未涉及抑商的信息,重农抑商政策执行严格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
答案:B
6.(3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虽然都有自己的方言,但两千多年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这得益于()
A.秦朝疆域辽阔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D.秦朝统一度量衡
解析:据材料“但两千多年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可知,秦汉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中断主要得益于文字的统一,故选C项;疆域辽阔不是促进文化交流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统一货币与度量衡对语言交流没有直接影响,排除B、D两项。
答案:C
7.(3分)[2024·河南郑州高一测试]欧阳修曾言:“秦既诽古,尽去古制。自汉以后,帝王称号,官府制度,皆袭秦故,以至于今虽有因有革,然大抵皆秦制也。”谭嗣同在《仁学》中畅言:“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七).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六).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九) .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二十一).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二十五) .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二十四) .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二十三).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二十六) .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二十).docx
- 2025年高中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二)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