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年
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代文人入蜀,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方力量此消彼长,导致了入蜀现象盛衰交替。不同时代文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入蜀的主要驱动力也有所区别。概括而言,“文人入蜀”之所以会大规模出现,“自古文人多入蜀”说之所以为世所公认,主要是一种以时局推动和物产吸引为外在驱动、以前贤感召和山水熏染为内在驱动的动力机制在起作用。
外部动力最主要的是政治局势推动。正如前文所言,历代文人的入蜀行为多半与政治局势有关。一方面,蜀地因其远离中央、环境闭锁的特征,向来是世人认知中有名的“蛮荒之地”,是宋前文人官员贬谪的主要去向之一。另一方面,则源于蜀地的重要战略意义,尤其在南宋以后,随着政治中心东移,蜀地不仅物产丰沛,还被赋予镇抚西南的政治、军事作用,政府不仅需要借助蜀地官员稳定西南少数民族状况,还需要防备蜀地因相对远离中央而可能出现的割据,因而更倾向于派遣忠诚而富有才干的士人入蜀为官。以此为前提,国家遣官入蜀日益增多,许多文人都是以此为契机而踏入蜀道。
文人“被迫入蜀”的另一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周期性的战乱。蜀地在中国的历代版图上,历来扮演了“避风港”的角色。每当中原失序,文人为了生存,便会远走边地,以避战乱。蜀地因其固有的优越条件与战略意义,甚至能吸引中央朝廷在此落脚(如安史之乱玄宗幸蜀),文人自然趋之若鹜。
宋代及以前,蜀地之于入蜀文人,原本是一个特殊的“暴风眼”,入蜀文人大多历经坎坷,在蜀地相对安定的生活与文化环境中完成了优劣逆转,蜀地成了一些文人舔舐心灵创伤、总结反思的“文化熔炉”,由此促成了文人入蜀笔力精进、文风大变的现象,此亦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入蜀文人或出于乡愁,或出于个人理想,在诸事安定之后多半离开蜀地,分赴四方,这又促成了蜀地文学的外流。在这些著名文人的影响下,更多文人被吸引着主动投身蜀地,追求前贤胜迹,追求自身突破。文人入蜀从被动的远放行为,逐步转换为具有一定自主色彩的追慕踏访,从而形成了“入蜀”吟咏背后独特的文化循环机制。
物质条件的吸引也是重要的客观因素。“文人入蜀”现象之所以令人瞩目,蜀地之所以能长期成为文人投身的场所,要归功于其自汉代以来延续至清末的重要战略意义与优越物质条件,这是文人在蜀地得以长期留驻的物质基础。
蜀地凭借丰沛的自然及人文资源,早在先秦便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源源不断地为中原地区提供资源、人才与安全方面的支持。而且地理位置特殊,不容易被外界的时局动荡影响,多年以来为入蜀文人提供了稳定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
内在驱动力中最重要的是前贤感召。前代的蜀籍、入蜀文人为这片土地留下的文学遗产经过数百年的发酵,逐渐焕发出自身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直接作用于文人的精神世界,促使他们自发地为追慕蜀地人文而进行相关创作。在杜甫传世的1100余首诗歌中,于蜀中创作的超过800首,在文人对杜甫的普遍推崇之下,文人在蜀中自发追寻杜甫的遗迹、作品甚至人格风范,并在杜甫的影响下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入蜀”吟咏之所以能从一类现象发展为一种观念,历代文人对于杜甫蜀中创作的不断学习、解读与再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历代文人出入蜀地的过程中,文人得以在同一空间内与同代杰出文人以及前代贤哲产生文学、精神上的交流。当他们亲历同样的山水风物,面对相似的命运,忧虑同样危难的天下局势,便不免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入蜀文人吟咏先辈时,不仅他们的创作受到了前贤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同样反哺了前贤,丰富了前贤作品的内涵,扩大了前贤的文学影响力。
山水感召是又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除了政治环境、安全状况和人员流动等受外部条件干扰的因素外,蜀地自身的自然条件也是文人入蜀的重要诱因之一。这一因素的影响力,随着蜀地与外界互动的便捷化与涉蜀诗的外流而逐步攀升。
入蜀文人对于蜀中山水、风物、民俗的亲临描摹,是本地文人与依据想象展开创作的文人所不可比拟的。入蜀文人对蜀地的认知明显不同于生于兹长于兹、几近熟视无睹的本地蜀人。入蜀之后,只存在于案头纸上的奇山异水在这些文人眼前活跃起来,与原有的审美经验碰撞,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更重要的是,长久以来附着在山水景物上的诗心诗魂渐被唤醒,时空融通,意象熔铸,优秀的作品往往因此而生。
除自然景观之外,文人历代累积中的游览与创作,参与建构了蜀地丰富的名胜古迹,一些自然景观在此过程中逐渐意象化,凝结为某种人文景观。入蜀文人对于这些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10《布料的识别与干湿洗》教案设计人民版初中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四川省广汉市广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核心要点第19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2.pptx
- 72《秦腔》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docx
- 5.2其他植物激素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02】.pptx
-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docx
- 8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docx
- 《Unit2WearedifferentLesson2》(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 13智能垃圾箱我设计教案-人民版劳动七年级上册(1).docx
- Module5Unit1WewenttotheGreatWall.(课件)(一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4.pptx
文档评论(0)